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好些人对于路边以及田间的瓜果蔬菜等等作物,似乎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看见了总想亲手下场,过过手瘾。
我家楼后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有很多的植物,其中有一颗是杏树,它有两棵枝丫,每棵小碗口般粗细,从根部分出来,一棵向南,一棵向西,被桃树、楸树、柏树以及道旁的绿化植被挨挨挤挤地簇拥着。听说它结的杏子都是虫包,所以关注它的人很少。
昨天,我跟一朋友坐在树下的长凳上闲聊,一阵凉风拂过,身后有“吧嗒,吧嗒”的声音响起,朋友说:“听,杏子熟了!都掉了!”,我抬头一望,看到好多好多金色的果子,在我头顶的枝条上晃荡,分外地耀眼。
“我们去捡一些来尝尝?”我说。
“万一人家来骂我们咋办?”朋友说。
“种在公共地域,就是大家的!”我学说了一个朋友说过的话。
今天,经过这个朋友家的楼下,我想起了去年她摘杏子给我吃的事情。我说咱们去看看你们家后面的杏子,该熟了。朋友呵呵笑着说,没了,栽树的人生气了,树都被砍成了光头。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朋友的说,她家楼后面的杏子熟了,叫我们去看,我说不好吧?万一主人来骂我们怎么办?他说没事,那是公共地盘。我便随了他去。
那杏子是真的好,在太阳底下闪着金色的光,大家都深深地被诱惑了,你摇我拽的,朋友的老公还爬上了树。我们全然不顾形象,忘乎所以的摘了一兜方心满意足提溜着准备离开,走到出口处,碰见了一个胖胖的光头男人,他气呼呼的:“你们也不知道给我们留几个?”
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这一代人中,有相当多的人对道旁地头的瓜果蔬菜,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看见了总想亲手下场薅一些回家去,我想,这都与成长经历有关,
我小的时候就常常站在邻居家的墙外面,等着人家树上的杏子掉下来。
我老公公就是农民出身,前些年头在世的时候,每逢初秋,总会提着塑料袋子满园子摘桃子,我家老公觉得丢人,买了一大兜回来,对老公公说,爸,你别再去满园子找桃子了,这一兜桃子足够你吃一个星期了,吃完不够我再去买。老公公嘴里答应着,却依然会每天提着塑料袋满园子摘桃子。一个星期过后,老公买的桃子一个没吃全烂了,老公公却依然吃着自己在园子里摘的桃子,那桃子我尝过,有股苦苦的味道,但老公公和婆婆都说好吃。
人就是这么奇怪,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买不起,就是很享受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比如我公公摘桃子,不是在早晨6点左右,就是在晚上天擦黑的时候,那时候园子里几乎没人,否则就会被骂。
我有一个朋友会开车,每年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都会拉着我的另外三个朋友去农民的田间地头偷一些东西回来,期间好多年前发生过的一件事,如今都会被我们提起笑话一顿。
那年葵花成熟的季节,她们去偷人家的葵花头,刚下地一个都该没拧下来,农民伯伯就扛着铁铁锨追了过来,其她三个人都听见了吆喝声,顿作鸟兽散,唯独我那个耳背的朋友还在沉浸式的拧人家的葵花头,被逮了个正着,被一顿咆哮。她是个老实人,吓得如同一只呆鸟,一动不敢动,另外三个人见状,只好灰头土脸的从暗处出来,好说歹说,赔了人家200块钱了事。
很多的时候,看见田间地头的瓜果蔬菜,我们总觉得那蔬菜那瓜果比市场上的更新鲜,更环保,其实不然,市场上的瓜果蔬菜也是来自田间地头,该打的药也打了,该施的肥也施了,但我们总想薅一把回去,很多的时候不是想占便宜,也不是买不起,就像我那几个朋友,每个月有大几千的收入,但每年总有一些时日,就想去田间低头薅一些东西回家。
我们这一代人,即使没有种过地,但也是跟着父辈在土地里摸爬滚打着长大的,对土地上长出的东西有一种朴素的情怀,小时候偷个杏,摘个梨的事情肯定也没少干,如今我们长大了、远离了土地,便把那种情愫变成了一种“小偷小摸”,常被人骂作“賊”,却屡教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