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46
卷五·口问第二十八
6/15
原文: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
黄帝问:人发生嗳气,也就是打嗝、打饱嗝等,这是哪种经气失常所造成的?
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
岐伯答道:这是因为有寒邪之气侵入胃中,使胃脘气体发生冷热对流,寒邪之气与原有经气相混,使经气之原有之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向,因冷热对流而发生厥逆(逆行)——自胃脘处返行、厥逆、自下向上扩散,
复出于胃,故为噫。
以致该逆气向上冲开贲门、冲出胃脘,冲至咽喉而排出,伴随喉咙作响。这就是嗳气的发生过程。嗳气,也即打嗝、打饱嗝。
补足太阴、阳明。
治疗时,应当补强脾胃,也即补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使脾胃之本经正气扩充,以战胜外来邪气。
一曰补眉本也。
另一种刺法,是补刺足太阳膀胱经在眉头处的攒竹穴,足太阳膀胱经主阳、主表,且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在内眼角旁之睛明穴与鼻根之间的区域相交汇。故补刺足太阳既可补强人身之整体阳气,又可补强胃经。阳气充沛则阴邪自退,脾胃气温则寒邪自散。
~~~~~~~~~~
老黄历择吉,2024.8.13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45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