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中国的充电宝频频出现问题。首先,首当其冲的是罗马仕的充电宝发生了燃烧事件,主要原因其实就是短路导致的。追根溯源,是因为供应商更换了材料,却没有进行充分的验证,这背后有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我先不谈这些细节。
同样,国内和全球发展都非常迅速的安克(Anker)充电宝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无论是罗马仕还是安克,这两家都是充电宝行业的龙头企业,属于大佬级别。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其他品牌的充电宝也出现了召回的情况。
更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还有很多充电宝连3C认证标志都没有,这其实暴露了监管上的漏洞。从罗马仕、安克等知名品牌的产品出问题,到去年深圳很多大卖家的产品频繁召回,其核心本质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管控存在系统性漏洞。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整个体系的问题。
比如,关键原材料发生变更后,居然没有监控到供应商的调整。像这样的大供应商,悄悄更换原材料却不告知客户,也不进行认证,这简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对行业的自杀性打击。
说实话,经历了这一轮事件后,我现在用的充电宝,既有3C认证,也有CQC认证,是国内一家比较大的公司生产的。这几年我只买他们家的产品,觉得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觉得整体来说还不错,但我想强调的是,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方面拼命卷价格,另一方面当价格卷不动了,就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大家的产品差异化其实远远不够,创新也严重不足。反正大多数产品就是一个外壳,里面装上电芯和电路板,仅此而已。
更夸张的是,市面上还有很多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这种本身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居然还能在中国市场大面积流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所以,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罗马仕能不能活下去,我不好评价,但我觉得确实存在风险。当然,罗马仕的家底还是比较厚的,这点我大致了解。
但如果中国现在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大佬们还只想着卷价格,连最基本的质量和安全都不重视,那这其实是整个行业,甚至是中国大部分行业的一种倒退,而不是进步。
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环境下,哪怕只是承诺保证质量,这本身都已经是一种责任。质量应该是每一家企业最基础、最底线的要求。未来那些连质量都做不好的公司,是没有机会活到下一个阶段的。现在大家都说市场很难,但如果一家企业连最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早点倒闭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