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是北宋宰相,年轻时和苏轼是好朋友。两人考取进士在朝廷为官后,因为政见并不完全相同,逐渐疏远,但是章惇在苏轼几次危机的时候,都出手相救。
北宋学者王巩《闻见近录》有这么一个记载:
公元1079年十二月,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这个职位是虚衔,品级为从八品,既没有实权,还要接受地方官员的监视,实质上等于政治流放。
苏轼在黄州待了一段时间后,宋神宗考虑苏轼毕竟才华卓著,想重新起用。
有次,宋神宗和朝廷执政大臣们议论国事后,不经意流露出了这样的念头。
时任宰相王珪一听,却说:“苏轼曾经写有‘此心唯有蛰龙知’的诗句。陛下真龙在天,他苏轼不敬慕,反而心在蛰龙?这真让人不理解啊!”
章惇当时担任副宰相参知政事,当即反驳说:“龙者,不仅是称呼帝王,人臣也可以称为龙!”
宋神宗点头肯定说:“自古称呼为龙的人很多,比如东汉荀氏八兄弟称八龙,三国诸葛亮称卧龙,哪里只有皇帝称龙的道理?”
因为这事,苏轼没有被惩罚,却也没有被及时恢复官职。
王珪、章惇等人出殿后,章惇追着王珪责骂说:“相公想让苏轼灭族吗?说这么歹毒的话!”
王珪面红耳赤争辩说:“这不是我说的,是舒亶说的。”
(注:舒亶是当时的朝廷御史,全程参与了苏轼“乌台诗案”的审理,后来舒亶升任为御史中丞。)
章惇听了更加气愤,反唇相讥说:“舒亶的口水,你这位宰相也要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