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爸下屯给三叔家姐姐送亲去了,妈妈上班忙,于是我俩商量好把我送到二舅妈家,这样我也不用自己出去吃午饭了。
最近家庭的焦点都在于小弟上初中的事,感觉现在的孩子上学真的都很不容易,内卷、父母的焦虑、多变的题型,每一项都能让人崩溃掉。而且二舅妈还是那种控制欲很强而又不太懂教育的人,小弟的脾气也很大,面对父母也丝毫不客气。总之,平静的时候总是好的,一争吵起来就是山崩地裂。
具体的事也没必要多说了,总之看到这种家庭环境让我很不适吧,也觉得很悲哀。虽然我父母给我点家庭也有些死板,也不允许我出去玩或者玩游戏之类的,但是在学习上给出的建议和帮助还是合理的。而小弟也一如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一样贪玩。
我无比忧虑妈妈的处境,因为妈妈是中学老师,二舅似乎把小弟的学习都系在妈妈身上了,而二舅妈却似乎不太想与我们过多往来。他们。家庭内部的矛盾也要撕裂我的弟弟,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怕再有主见,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帮扶,裙带关系,也许就会有人问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自己学呢?为什么非要找谁看管着,帮忙呢?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可是这也许是这个小城固有的东西吧。谁家的亲戚,多帮衬一下,不知道是否能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但是对内心也许有莫大的安慰?
总是说如果孩子自己好好学习,也不需要补课,不需要找人这种话。可是父母的焦虑总是四处蔓延,上学又总是那么疲惫,人与人之间无法互通的情感,还有看不到对方付出而又盲目地指责。家庭的琐事,一直都是这样。每个人被卷进洪流里,有学业,有金钱,有人情往来,有疲惫,有委屈,有倦怠。每个人都各执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与苦楚,可是却无法融合。于是争吵,谩骂,冷战,可又无法下定决心分开。总是拿着世俗的偏见去攻击,拿着大多数人错误的暴论去当做武器。于是孩子总是想逃离家庭,父母总是想锁住孩子。每个人都拼了命的展示着自我,却只让对方看到血淋淋的恐怖的真实。
我劝妈妈说,不必总是那么尽心尽力。不是说他是你的侄子,你就一定要对他的成绩负责。就算是我作为她的女儿,我的成绩最终也是要我自己负责的。然而妈妈长年累月的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也许还有一些骄傲与盲目,让她总是那么累,总是疲惫地应付这些不统一的意见。我因此也被卷入漩涡,无法置身事外。我总是坚信,人的路终究要自己走,而我又不得不承认,经验、关系、照顾已经像荆棘一样长进了我的生活。
我受益于此,我疼痛于此,我碎裂于此,我依附于此。
上了大学之后,每次回家,我都心酸于逐渐老去的父母。我与父母已经度过了那段痛苦的也很琐碎的岁月,也经历过对抗,也彼此伤害,好在如今一切都平静下来了。
有时我也会回望我的初中,那段疲惫、敏感的日子,也是最纯粹的心安的日子。我有时也很傲慢地想和我小弟讲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可是时代早就不同了,我们的处境、习惯也大不相同。我的经验,更像是一种自恋的回忆,一种不负责任的自吹自捧。于是我也逐渐沉默,只是陪他多玩一会,像他的同龄人一样,而不是也把自己当做只知道逼他学习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