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责自负
刘姥姥知道自己辈王熙凤“戏弄”吗?
一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 ,生活的阅历让刘姥姥自然是知道这些状况的,并且心里也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说刘姥姥被凤姐戏弄,事出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虽然是乡野老妪,可此时的刘姥姥已然摆脱了极度贫困,不再是一进荣国府时。连说话都是“未语先飞红了脸”“只得忍耻说道”。
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是礼尚往来的报答,而且刘姥姥说得也极其得体“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贾府并不缺吃食,也正是这朴素的“野意儿”成了贾母兴趣的敲门砖,野义菜蔬,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越发得了趣味。
贾母笑,整个贾府都在笑。
贾府的管事的更是以贾母笑为己任。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刘姥姥逗乐贾母的戏弄,本质上,与贾政的清客团,甚至薛姨妈的逗乐贾母等等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
退一步说,抛去诰命夫人的身份,贾府老祖宗,从亲戚辈分角度来言,贾母也高出刘姥姥几辈分......权当逗乐老祖宗,与刘姥姥而言也并非折节,反而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孝道。
这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的“悲壮乐观感”强出了很多,彼时舍得老脸去碰一碰运气的乞讨,有钱受益没钱也算见见世面,此时虽是取乐倒也是座上宾,贾母热情兴致极高且尊重刘姥姥,小丫头们伺候用饭并且刘姥姥也是吃在凤姐、鸳鸯等人先。
打趣活跃气氛逗乐贾母,刘姥姥也并不会就那么“玻璃心”了觉得被取笑了。
并不是说刘姥姥心态好且是乡野老妪就活该逗乐 作为一个气氛组“道具”,王熙凤和鸳鸯是有分寸的事先是有和刘姥姥通气过,并且事后也第一时间同刘姥姥道歉,原文写道: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回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贾母最为开心的一段时光,也是大观园最为明媚的时刻。
刘姥姥不仅获得了鸳鸯、凤姐、平儿等的尊重。并且再次获得不菲的金钱,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孔子对于追求财富的看法,只要合情合理的话,即使是做手拿鞭子的车夫,也愿意。
淌自己的汗挣自己的钱,又有什么丢人呢?
夫子之言尚如此,刘姥姥配合着逗乐“老祖宗”,控场的是刘姥姥,“戏弄”又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