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有了充足的睡眠。能有个良好的睡眠真好,只要想到睡眠好了,对自己晚年身体健康是很大的帮助,便觉得身心愉悦,心情自然舒畅了许多。
年轻的时候,睡眠当然很好了,可以说沾床就睡,一夜不带醒的。学生时代更是如此,睡眠十分规律,从不熬夜,十一点钟以前必须入睡,也不会特别地早起,只要赶上早自习就行。
记得非常清楚,刚上高三的时候,心里想着很快就要高考了,需要更加勤奋地学习。熬夜是不行了,每到十点半以后,便哈欠连天,困得只流眼泪,那就每天早起一会儿吧。通常将近六点钟起床,提早半个小时也好,总能多背几个英语单词。于是,便定了闹钟,每天五点钟起床。仅仅持续了三天,才知道自己不仅不能晚睡,还不适合早起。早起了半个小时,整个一天都萎靡不振,大脑昏沉沉地想睡觉,学习总不在状态。算了,还是按照本来的节奏,白天抓紧时间学习好了。
上了年纪之后,特别是退休前的几年,工作忙、家事繁多,整个人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睡得晚,入睡难,几乎夜夜失眠,每天顶多睡四五个小时,精神状态非常不好。退休后,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依然经常失眠,常常到夜里两三点钟才睡着。明知道这样的情况对身体不好,不想法改变怎么行?已经是老年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是对自己负责。
于是,便尝试着每晚早点睡觉,常常九点钟左右,便关了手机上床。这样尝试的结果,觉得可行,很少发生自己担忧的睡早了半夜醒来,再不容易入睡的情况。特别是这一两个月以来,每天晚上睡觉前坚持用中药泡脚,泡脚前就洗漱好,泡完脚不再做任何其它事情,立即上床睡觉,很快就睡着了。夜间虽然有起夜,再躺下去也随即就能入睡,每晚睡眠时长八个小时左右,已经摆脱了睡眠不好的困扰。白天基本上都处于神清气爽的状态。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睡得早,当然醒得就早,每天五点钟左右就醒了,想再睡一会儿,可是睡眠时长够了,头脑很清醒,睡不着了。如果是夏天,天亮得早,早睡早起,正好出去晨练。现在已经深秋了,每天早上六点钟,天才刚蒙蒙亮,何况天也越来越冷,上年纪的人不宜出门太早,再加上自己冬天犯懒,所以多年来冬天是不出去晨练的。起来跳会健身操,也是六点半以后了。现在早上五点钟、甚至四点多钟就醒来了,这一个多小时,既安静又头脑清醒,却常常浪费过去了。
经常的做法是,起身靠在床头上,在手机上没有目的地浏览,有好处吗?似乎没有,时间浪费了,还没一点收获,甚至有时候还接受一些负面信息。或者当时觉得有收获,随后便忘得一干二净。有时候也想,为什么不趁这个时间写自己的日更文?一来没有早起写文的习惯,这个时间点常常觉得头脑空空,没啥可写。二来自己又确实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习惯躺平、追求舒适、安闲,不想给自己一点压力。所以虽然有时候也想改变,但终究没有,早晨这段美好的时光,常常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今天早上依然如此。五点十分醒来,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开机,随意浏览。但是,今天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位书友的分享,还真引起了我思想的波动,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如果真能做到了,对自己来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别的不奢望,起码日更文能早点完成了。
作者写道,她读《成为作家》这本书,给了她坚持写作的理由,也让她离作家梦更近一步。她说,书中分享了成为作家的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其中一条是早起写作:早起半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起床后立刻开始写作,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可以是昨晚的梦境,也可以是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或反思。这个是训练无意识的写作,将我们潜意识的想法记录下来,潜意识的想法很难捕捉到,却是写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读到过的文章,说到被人们誉为童话大王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创作的童话作品超过2000万字。联合国因此给他颁发了“国际版权创意金奖”,他成为中国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郑渊洁老师曾经习惯在上午写作,但是这个时间段容易被人打扰。于是他决定利用早晨四点半到六点半,这两个小时来专心写作。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早晨精力十分充沛,写作两小时可能当其他时间写作三到四个小时,效率非常高。
郑渊洁老师想,要早起就要早睡,睡眠时间也要充足,如果每天晚上九点之前就上床睡觉,早晨四点半起床,有七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对成年人来讲,这个睡觉时间足够了。从那以后,他开始每天晚上不到九点钟睡觉,早晨四点多钟起床,然后充分利用早晨四点半到六点半这两个小时来写作,每天写6000字,坚持了40年。郑渊洁老师一生著作颇丰,他一个人写一本名为《童话大王》的杂志,连续写了35年,是世界纪录保持者。2011年,联合国评选世界十大图书,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和《哈利·波特》并列全球第四名。
还有我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老先生,也习惯早起写作。他还在一篇《早起》的散文里写到:“作人从早起起。”早上工作效率高,心情也愉快,当天的写作完成后,他就走到街上观察:早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男的女的担着新鲜肥美的菜蔬进城,青年男女穿着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擞地骑着脚踏车去上班。
看着那些充满朝气的生活场景,他满心欢喜,感觉浑身都充满生活的力量,于是又有更多激情投入到写作中。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习惯早起写作,坚持了几十年。据说他每天四点钟起床后煮一壶咖啡,然后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每天写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根据他自传上说的,他相信,只有清晨的时间才是创作灵感最纯净的时段。可见,早起写作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作家,在一天开始时获得最佳的工作状态。因为清晨的安静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避免外界干扰,使作家能够更专注于创作过程。
想想也是,我们总说早睡早起,有益身体健康,如果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交给写作,一天都会充满活力。如果能养成早起写文的习惯,在大脑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后,思维更清晰,这个时段写文专注度更高,思路会更加流畅,创意也更容易涌现。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自己写文无非是记录生活、充实生活、疗愈自己。每天的日常琐事,常常让写文难以为继,更主要的是,自己不善于安排时间,并且做事拖沓,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现在自己不用刻意早起,为什么不养成习惯,早起的时间写文,先把日更文完成了,一天内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从从容容地生活,做家务、一心一意地散步,读书、学习、思考,继而提高自己的写文能力。一个人做一件事,不能只满足于把事情做了,即使慢,总得有所进步吧。
如果能把早起的时间利用起来,也许就不会为每天的写文发愁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