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是日本资深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创作的一本温暖治愈的生活哲理书。这位90多岁仍坚持工作的老奶奶,用自己近70年精神科医师的阅历和平淡而坚韧的人生智慧,为无数陷入焦虑的现代人带来了心灵抚慰。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如果你被工作、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如果你渴望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生活的节奏。不妨来读读这本书,或许我们的人生态度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01对未来担心也没有用,我只关心眼前的事忧虑未来于事无补,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不要忽视你面前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工作也好,孩子也好,家务也好,不管怎样不能让眼前的生活过得凌乱落魄。其实,当你努力做好当下的事,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担心已经烟消云散。如果你常常思虑过多,不如回到当下,做你最应该做的事情。余华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难愁眉不展。我们时常在“为未来焦虑”中内耗着。未来本就充满不确定性,过度的忧虑不过是对精力的空耗。“做好眼前的事”不是消极的敷衍,不是否定未雨绸缪,而是对抗焦虑的底气。把工作认真做完,把家里收拾整洁,陪孩子专注的玩耍-------这些具体的行动会让慌乱的心渐渐安定。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未知的担忧”拉回“当下的可为”,会发现那些焦虑,早已在踏实做事的过程中悄悄消散。与其在对未来的空想中消耗自己,不如专注脚下的每一步。正如曾国藩所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02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也不要浪费人生总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有些事能靠自己解决,而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困扰主要来自于后者。但人毕竟是伟大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有可能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的人生”,然后顺其自然地走下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痛苦的经历可以扩展人的本性,就像肌肉可以锻炼、拉伸一样。如果今后有了痛苦的体验,这也可能是学习“新事物、新看法”的重要时机。原本,人就是一种强大的生物。有时候看似一切归零,实际上也可能是新的起点。不管怎么说,大多数事情都会得到解决,人生只能笑着走下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生总有无法回避的风雨,那些无力改变的困扰、突如其来的挫折,看似是绊脚石,实则在悄悄塑造着我们的韧性。03接连发生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脚步,停下来就无法前进世间之事是无常的,人生自然有起有落。如果总也不顺利,那么你就要意识到,“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不要停下现在的脚步,止步不前,只会让转机离你而去。这个时候也可以尝试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最好是不会让你感到吃力的事情。你无须改变自己的节奏,按照正常的步伐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会逐渐步入正轨,在不知不觉间走出低谷。其实,在“不顺利的时期”也有很多小事情进展“顺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脚步不停,心就不慌乱,那些看似无解的困顿,终会在坚持中慢慢松动,转机也会在稳步前行的路上,与我们不期而遇。04晚上好好睡觉,确有急事快速处理,其他一概不管保持心平气和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工作时间以外,不考虑工作上的事”。这种情况不局限于工作。预想未来做出适当的准备的确十分重要,但是你要知道,“你担心未来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也解决不了。人的大多数烦恼,很多时候是把像“1”一样的简单事物。想到了“10”或“20”。你可能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实际上在周围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需要张弛有度,过多的思虑与无边界的消耗,只会让心在疲惫中失去平衡。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不要被多余的焦虑裹挟。适当的准备必不可少,但不必让“未来的烦恼”侵占现在的安宁。在该休息时彻底放松,该行动时才有足够的精力从容应对。白天专注做事,夜晚安心休息。05“没有自信”并非坏事,盲目自信才是最危险的所谓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一点点取得进步,在日积月累中一点点逐渐获得的。自信不是稍微“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能获得的东西。因此,如果想盲目建立自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要问我有没有自信,我只能回答“不太清楚呢”。因为有些事我能做好,而有些事压根儿做不了。即便这样,今后我也不会试图改变自己,因为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因此,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建立自信。对于擅长的事情努力去做,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不要勉强。对于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也许不擅长,那掌握到最低程度就可以。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能做的事不便说,不能做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产生。面对没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诚坦率。这对于获得平静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世界本就瞬息万变,没有永恒的“能”与“不能”。面对不自信的事时,真诚坦率地承认“我可能做不好”,反而是卸下心理负担的开始。接纳自己的局限,不苛责、不勉强,才能找到自我平静的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