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伟大先驱们——3.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稳步增高。探究其中原因,社会的安定、物质条件的提升等因素自然非常关键,但医学水平的突飞猛进同样重要。

在以往,任何外伤都是非常危险甚至致命的。稍有不慎,一道小口子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乃至休克。日本战国时期德川家的猛将本多平八郎忠胜,一生驰骋沙场,从未负伤。却在晚年雕刻佛像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最终因为感染而死亡。不得不说是相当讽刺了。其隐藏着的真凶,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细菌。

起初,人们被细菌感染以后,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硬扛,因为没什么特效药。这一过程可谓九死一生。然而,一切随着一个人的发现而悄然改变。他就是青霉素的发现者,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自此,抗生素的篇章被开启了。

亚历山大·弗莱明

不得不说,弗莱明是幸运的。因为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青霉菌能杀灭细菌的人。1871年,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就发现青霉菌有抵抗细菌感染的作用。因为在他们当地,有用发霉的面包涂抹创口的传统。可这位首创外科消毒法的医生却没有沿着这个研究方向继续深入下去。

直到1928年,度假归来的弗莱明再一次进入实验室,准备处理那些含有葡萄球菌菌落的培养皿时,却有了意外发现,其中一个培养皿上长出了霉菌。弗莱明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霉菌周围都没有细菌存在。也就是说,这团霉菌在自身周围形成了一个无菌圈。

弗莱明是战地军医出生,对寻找避免士兵死于感染的可能性相当敏感。他立刻顺着这条线索继续研究,结果惊喜地发现,即使将霉菌稀释800倍,霉菌培养物也能阻止葡萄球菌的生长。最终,他将该活性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当然,早期的青霉素非常不稳定,提纯也特别困难,不能大规模量产。此外,当时的学术环境,对青霉素的接受认可程度平平,质疑声不断。这也是所有新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弗莱明和其他支持他的同僚并没有放弃,一直为青霉素的进一步纯化和稳定而努力着。其中,牛津大学给弗莱明的助力最大。最终,在美国强大的工业化体系的支撑下,青霉素终于实现了量产。人类世界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变。

然而,弗莱明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首次提出战场使用防腐剂为士兵的伤口消毒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导致情况恶化。他还发现了溶菌酶,并设计了对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敏感性滴定方法和测定。但这些在青霉素的横空出世面前,都黯然失色。

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抗生素的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将人类的平均寿命提升了十年。虽然不清楚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可至少我们再也不需要过一点小创口就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