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制造对于诗歌写作来说十分的重要,那么什么又是组成意境的核心要素?不言而喻就是情景,比如说你在准备动手写作之前看到了某个情景而有了心绪,让你有了种写作的冲动。其实,我们都知道诗歌就是由一节一节的情景所构成的,但,诗歌也决不是对现实的描摹,记叙,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应该区分开情景的两种形态,尤其在诗歌写作之中,一种是像上边所说的属于“外倾型”,也就是直接对于现实情景的描摹,仿真,而,另一种就是“内倾型”,它不再是仅仅对现实的简易描摹,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心智的过滤,从而达到诗歌本身的纯度,这就是第二种。第一种很明显是诗歌的初长阶段,而第二阶段明显就是当下阶段。诗歌发展从浪漫主义开始或严格意义上来谈应该就是浪漫象征主义开始已经在抛弃第一种,以汉语新诗来看,从胡适的平铺直述到后面郭沫若的象征主义,都在改良抛弃。因为诗歌写作需要多维性,而不再是单一性,而这里的多维性,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对于诗歌创作太重要,是抵达多维性的关键,如果无法想象,诗歌的情景也只能仿真,根本就达不到诗歌最为核心的要义。因为想象,使现实情景有了飞翔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应该需要知道的一点是阅读诗歌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我个人而言就是启示,而不是情感和平铺直叙,尽管,我不否认诗歌最初的情感性但我是现代人,我只能以一种当下人的认知方式去处理我所遇到的问题。这就告诉了我们诗歌本身的歧义性,魅力性,甚至心理性。其实,在这里不应该再把心理学与诗歌刻意拿出来说,因为很早之前荣格、马利坦等人就已详细说明过,实质性的道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回到最开头那个意境的制造问题上,我们说到了意境其实就是由情景构成的,后我们又区分了两种情景的区别,从而道出它的心理性,复合性等,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稍微提一下它的思想性,我们都清楚诗歌并非思想,那么在诗歌写作之中我们避免了为了诗歌的深刻性从而化解掉诗歌本身的诗意?这还是老问题,还是得回到刚开始的那个问题,就是意境就是由情景构成的,而这里同样如此,比如在一节诗歌之中,有些时候我们会了诗歌的深刻性,从而直接告诉读者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当然,这在作者看来很深刻,但是在读者看来就是一股矫情味,就像一道半生不熟的菜,有种强说愁的滋味,违背了自己写作的初衷,那么一首成功的诗歌它的思想性通过什么来体现的呢?或者说如何才能体现其真实性?其中最重要一点,该是情景,所以说在写作中“情景”还是很重要,既然诗歌是启示,那么更多的还是只能通过情景来表现出来,古人说物我两忘,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诗歌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你的创造力,心智上复合性,思想上穿透性,形式上的精美性,诗歌本身上的成熟性或者说启示性
谈话录(四十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文是人学,必须回到人那里去。——王佑军。 课堂是个宝地,它既是一块可以种植的肥沃田野,也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