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的故事——读《中国书法源流十讲》05
读《中国书法源流十讲》摘录概括:
书法怎么观察?如何学会观察?学会细致地看,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从心理学来说需要“正念”的观察。
什么是正念?
在西方来说是心理学的范畴,有一个日本人设宴,烹饪了名贵的河豚鱼飨客之例。
那一天,主人提醒大家一定要慢慢地品尝,慢慢体会。
一个作家饭后回忆起来,感觉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的美食。
而最后主人告诉他,其实那不是河豚,只是一条很普通的鱼而已。
可见,当我们用心去品尝的时候,最普通的食物也能给人以最美味的回馈。
这就是正念,即打破习惯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去体会当下。
正念可以练习。
读帖的时候,我们试着抓住它所有的肌理,一毫厘一毫厘地逼视。
比如一个撇,起笔是怎么样的,撇过来的时候斜度是多少,曲折度是多少,最后收笔的时候是怎么收的,长短几何,这笔跟下一笔之间它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第二笔写的时候为什么会在这个位置。
只要我们一下笔,就会面对无数的可能性。这一笔画可以选择写短、写直、写弯等,但字帖里为什么是这样写,为什么收笔是尖的,这个捺的粗细变化如何,撇捺搭接的时候有多少种搭法,而他为什么会搭在这个位置。
在看到“及”字捺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跟平时写的捺不一样?平时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是一波三折还是一波四折、五折?我们写捺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线条的轮廓线?
这时候请想象手中的毛笔应该用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轨迹,才能写出这样的一个笔画。这就掌握了一个技巧。

感受:
学生时代写字比较重视老师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就是用毛笔蘸红墨水️️圈好字,如果一张作业️️ ️圈圈 很️️多,那就很开心。
几年前跟着阿霞、波波她们去写字,最初练的是《九成宫》。
老师每次写一行字,我们就照着老师的字练习。
那时感觉对着字帖不好写,看老师写的字写起来容易。老师写的字与《九成宫》帖子也不是一模一样,但书写感强,距离近一些,更容易模仿。
现在想想,这就是自己不会读帖,看老师写字,就是看老师读帖。
“读帖观察”对粗枝大叶、不爱思考的我来说是有难度的,基本上是眼睛一瞟,就这样囫囵写下来了。
所以写字总是粗糙,进步很慢。
这周只写了一张,特殊情况,然后躺平了。
但是这一张写的时候,想到读帖观察时,不由得多看了字帖几眼,写下去时的感觉似乎略略好了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