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前提

昨天有一个朋友私聊我,她的孩子目前存在一些有点头疼的问题,想和我聊聊我怎么引导嘉嘉,回头看好像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嘉嘉成长路上一直很多挑战,特别是外界给我带来的挑战,小时候老师的投诉,家长的投诉,同学的投诉,一直觉得自己也很用心很努力去引导孩子,也被很多人认为我们是没有教养的父母,甚至被亲人都指责过自己溺爱孩子,不好好管教孩子,但是十几年不管外界多少负面声音,我一直都坚信嘉嘉是一个暖心阳光善良的男孩。

曾经看到一个教授分享一句话:接纳理解支持,无条件的爱孩子,越来越发现这就是陪伴孩子的底层逻辑,这些年的陪伴一直坚持“良好亲子关系才是教育前提”,和孩子做朋友,孩子遇到各种问题家长才有可能从孩子嘴中了解到,父母才可能给孩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孩子犯错了,良好亲子关系他才有可能放下敌意和偏见耐心听取父母意见;孩子出现了哪些行为偏差,父母给出了人生经验孩子才可能愿意倾听;我们父母给予所有的宝贵意见,父母思想都需要孩子愿意听,放下心中不满和对抗才可能听得进去,否则说再多都没有任何意义。

昨天和嘉嘉徒步,嘉嘉站在路边挥舞他的登山杖,好友在他旁边就直言不讳说他这样方式让她感觉很不安全很不舒服,阿姨语气很直接,正常情况嘉嘉马上向阿姨表达歉意即可,结果嘉嘉反而各种说辞狡辩,看到这种情况我也说了嘉嘉他两句,但是看到他依然进入回怼状态,于是我就不再说话,后来在行进过程中,我慢慢和嘉嘉摊开这件事情,分析他为什么明明自己不对还这样回怼阿姨,他才告诉我因为阿姨好几次因为什么事情当众说他,他内心很不舒服,因此看到阿姨说他他内心马上升起怼她的想法,如果是别人他一般会保持沉默。

了解了嘉嘉的想法后,我和他说起了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让他每次和阿姨一起出去玩,因为阿姨特别清楚嘉嘉性格,嘉嘉的问题阿姨会直言不讳提出来,一般人都会和颜悦色甚至根本不会说,但是这些问题是我们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修正的部分,如果我们一直存在,会极大影响我们人际交往,有一个不带偏见客观说出我们问题的朋友多么难得,阿姨对我们很多帮助,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她把你当成自己孩子才会直白告诉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如果我们真正领会了对我们成长只有益处。

当我这样和嘉嘉沟通时,他也很理解但是也还是说妈妈,你看看你和我沟通时我就不会回怼,因为你总是好好和我说话,我知道阿姨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阿姨表达方式我可能还会回怼,妈妈建议你用好的方式处理,如果你继续总这样方式我没意见,但是阿姨是长辈说话不可以无礼和不尊重(朋友思维逻辑特别清晰,语言表达能力超强,嘉嘉和膨胀怼的过程也是提升口才,真理越辩越明有啥不可)

当我和嘉嘉梳理的昨天事情,他也知道昨天他做的不对,我希望他向阿姨表达歉意,他情感上不愿意,我也尊重他强逼也没有意义。于是我又和嘉嘉说起前段时间我在工作过程一件事,那件事我没有错,但是可能那件事会让人有误解,我主动表达歉意,一点不影响自己,分享给嘉嘉观点“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错误很不容易,一个人敢于承担自己错误就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胸怀和格局,认错不羞耻,更不卑微,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主动认错的人很真诚,承担错误是一种勇气”,嘉嘉看到我和阳先生相处中我会主动低头,他自己有时候有的地方做的欠妥,也会很自然向我表达“妈妈我错了,你别生气了”,这样沟通方式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地方。

嘉嘉很多时候拘泥事实部分,于是我又和他谈到客观事实和人情情感表达,例如一个人长得特别不好看是事实,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看到别人第一句话“你长得真丑”,这样表达是伤害会让人完全受不了,语言表达方式前提是不伤害他人,最好用他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如果可能提供好的情绪价值就更胜一筹。我们经常会提到遵从本心,我们需要清楚这个本心是不是不伤害他人,如果可能伤害这个本心就需要调试,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善待,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所幸嘉嘉可以听我的娓娓道来,我想这些都是基于我们良好亲子关系。

昨晚嘉嘉先回家,我和阳步行回家,嘉嘉第一时间告诉我“妈妈,你刚刚在超市买的东西,今天徒步背包所有东西我都整理好啦”,我“哇,嘉嘉真的长大了,看似小事但是可以很周到把它处理好,这就是责任和担当,妈妈为你成长点赞”

看到嘉嘉变化,内心无比欣慰,嘉嘉已经长成了我心中男孩的模样,加油宝贝在我心里你一直就是最棒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