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33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3
卷一·小针解第三
6/8


原文: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原文译文对照:

~~~~~~~~~~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经文所说的“针陷脉则邪气出”,指泄刺身体上部(包含头颈肩部、胸背部及上肢部)的腧穴,则外来风热之邪被泄出。

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经文所说的“针中脉则浊气出”,指肠胃里因饮食浊气而发病,要取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即足三里穴。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经文所说的“针太深则邪气反沉”,意思是浅表之病不宜深刺,深刺反倒使病气随针尖而沉入深位,所以叫作“反沉”。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经文所说的“皮肉筋脉各有所处”,意思是说发作在皮肉筋脉上的疾病,随病位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经络主治范围。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经文所说的“取五脉者死”,意思是说病在五脏,使五脏真气已然亏虚,此时若以泄刺法取刺五脏所对应的五条阴经,就会导致死亡。

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经文所说的“取三脉者恇”,意思是以泄刺法过分泄出六条阳经所对应的六腑真气,会使病人慌张虚怯、精神失常,且难以恢复。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经文所说的“夺阴者死”,意思是在上臂内侧面(掌侧面)之手太阴肺经的手五里穴所在的横截线上的一切动脉,总计以泄刺法取刺五次,患者就会当即死亡。即心、肺、心包等阴经之正气,泄放太过会当即死亡。

夺阳者狂,正言也。

经文所说的“夺阳者狂”,正如其字面意义,意思是以泄刺法过分泄放六条阳经所对应的六腑真气,会使病人精神失常、错乱。

~~~~~~~~

老黄历择吉,2024.1.22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2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4


推荐:猴子森林33:猴非圣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5卷一·九针十二原第一5/10 原文: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
    老黄历择吉阅读 496评论 0 3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06 卷五·寒热病第二十一 6/6 原文: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
    老黄历择吉阅读 291评论 0 5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9卷一·小针解第三2/8 原文: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
    老黄历择吉阅读 201评论 0 4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8卷一·小针解第三1/8 原文: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
    老黄历择吉阅读 253评论 0 4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4卷五·热病第二十三1/8 原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老黄历择吉阅读 2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