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14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4
卷五·热病第二十三
1/8


原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原文译文对照:

~~~~~~~~~~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偏枯病,为中风证的一种,也叫偏瘫、半身不遂。其病久,则患侧肢体比健侧干瘦,故名“偏枯”。由营卫俱虚,真气不能充于全身,邪气侵袭于半身偏虚之处所致,证候为身体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如果偏枯病患者的症状,仅是身体的患侧不能随意运动且疼痛,但言语如常、神志清楚,这说明其病邪尚仅在表阳、处于分肉腠理之间,尚未侵入阴分、袭扰内脏。

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此时,可以用大针刺治,根据医者对其经脉状况的诊察,补刺其正气不足的经脉、泄刺其邪气有余的经脉。只要医者刺法操作正确,这个阶段的偏枯病,是可以恢复的。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

中医所说的痱证,也属中风证的一种,“痱”意为“废”,其西医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由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无力,身体好像逐渐被冰冻,所以称之为“渐冻症。痱证患者的身体没有痛感,四肢弛缓不收,意识有些错乱,但并不严重。

其言微知,可治;

如果痱病患者的病情,处于其言语表达虽囫囵不清、但多少还能听个略懂的阶段,是可以治疗的。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如果痱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以至于不能说话,即丧失了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肌肉控制力——到了这个地步,就无法治疗了。

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如果痱病先起始于人体阳分,之后才传入人体阴分,应当先刺治其本证(病根)所起之阳分,再刺治其当下标证(病表)所在之阴分,均用浅刺法施针。

~~~~~~~~~~

老黄历择吉,2024.7.20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1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15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7卷五·热病第二十三 4/8 原文: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
    老黄历择吉阅读 176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5 卷五·热病第二十三 2/8 原文: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
    老黄历择吉阅读 213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21 卷五·热病第二十三 8/8 原文: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薤叶...
    老黄历择吉阅读 243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3卷三·经脉第十12/23 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
    老黄历择吉阅读 242评论 0 6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40卷三·经脉第十19/23 原文: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
    老黄历择吉阅读 21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