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没有更新读书笔记,因为到手的三本书都有些像鸡汤,一本是《你有遗憾吗》,一本是《与自己和解》,一本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没有更新,还有一个原因,期末临近,年级停掉了非统考科目,课程表安排得满满的,都是统考科目。
我手上有一套白先勇的书,是2025年春节的时候儿子和三箱水果一起寄回来的,水果我笑纳了,书我也喜欢。这套书一共5本。
白先勇的作品兼具现代性与传统美学,深刻探讨身份认同、历史变迁与人性困境,被誉为“华语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文化实践也使其成为跨越文学与艺术的重要桥梁人物。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生于广西桂林,成长于台湾,现居美国。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自崇禧之子,其家族背景和多元文化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先勇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昆曲的复兴,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等经典剧目,影响深远。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等。其中《台北人》被列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描写了1949年后流落台湾的大陆人的命运,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今天我阅读的是白先勇的《树犹如此》,这是一本散文集,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代人的命运变迁与成长。
写作是一场自我修炼,在看懂、感动之余写下来的隽永的文字里,舒遣着自己的心绪,也感染着后来的阅读者,跨越时空的界限的心灵的温暖。这或是是写作的全部意义了。
人心唯危,千变万化,人类上了太空,征服了月球,然而自身那块方寸之地却仍旧不得其门而入。我要寻的温润,或许只在文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