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与静心的关系
——选自《游心于佛道》戈国龙著
关于思考与静心的关系,我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这几天身心有烦闷之感,正是佛所说的“五蕴炽盛”。因为精气渐足而又未入深定之境,加上不停的胡思乱想,还有身体的疾病的影响,造成这种身心不调的状况。禅师常说'当我吃饭时,我就吃饭;当我睡觉时,我就睡觉',我现在深切地体会到人要超出头脑之外是多么地困难!一天到晚我们在不停地想这想那,我们无法在吃饭时只是吃饭,在散步时只是散步,我们无法抛开语言而只是简单地存在。正是这种头脑喋喋不休的散乱分别,耗尽了我们生命的能量,制造了无穷的烦恼,使我们无法领略生命的狂喜。一般人根本就意识不到头脑的危害和超越头脑的可能性,他们生于斯而死于斯,这就是业的根源、轮回的根本!轮回不是别的,正是一念之流转啊!能觉一念之“空',即是慧;能持一念不动,即是定。此一念本不生,觅之了不可得,如空中书字、水里画纹,能觉之“能',既不在动中亦不在静中而*能'动*能'静,此“能”即千佛之心灯万圣之慧命也。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随念而流转即凡,念起即觉为圣。所谓定在是,所谓慧在是,定慧一体而明心见性,此即成仙成佛之心要也!“能'是无念而有觉,无我而有主宰,空无一物而浩瀚无边。大根器的人见到此“能”就一超直入刹那成道,从此无时间相无空间相,无自我相无开悟相,无量智慧无量功能,应机说法广度人天!我愧无此担当,几度买来还自卖,几度觉来今又迷。多生之习气难消,每因循而滑过;夜夜明星如故,年年逝者如斯!岂不可惜,良可叹也。深池一堕几千年,回头是岸在今朝!'当我吃饭时,我就吃饭;当我睡觉时,我就睡觉'.....”
此处所谓“能”即是纯粹意识本身,是无对象性的无限的“虚意识”,也就是内丹学中的本性或心体。修道的关键就是要从执着于意识对象的“实意识”返还于无对象化的无限的“虚意识”,在“虚意识”中就能超越有限的对象性意识,摆脱头脑的限制,实现“性命合一”、“天人合一”。另有一段日记谈到我对静境的体验:
“晚上继续校书,慢慢地觉得身体开始有点能量,心境也转好,不觉唱起歌来。睡前想去外面草坪练站桩功,后就在宿舍外的阳台上静站,身心合一,与天地融为一体,在那宁静中一种无边无际的发生在进行,身体变得充实,精神变得饱满,功后有一种清晰、一种优雅,你不用思考但却很有洞察力,有一种直觉的智慧。其实思想是不必要的,你只要纯粹地存在,你就会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你能当下自然地反应。人最难摆脱的就是头脑的胡思乱想,悟道的全部努力就是要丢掉头脑、放弃思考,做头脑的主人,让那宇宙的头脑通过你而运作,你变得空了的时候,你就成了空心竹管,“道'在其上演奏出和谐的乐章。每当你思考,你就发展了你的自我,你就与道相分离,你就执着于波浪而忽略了海洋,你就执着于部分而忘记了整体,但只有海洋能满足你,只有整体能成就你,使你证成永恒与无限,无限的喜悦、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光明!觉知你的念头之波,就是“明心';见到你的自性之海,就是“见性'。杂念如乌云,遮盖了本性的天空,但天空是你的本来面目,杂念又怎能破坏它呢?云聚了,云散了,它本来就没有自性,本来即是空;而天空一直不变,永远在那里,你只要发现它、记起它。念头来了,念头消失了,念头也是空,你不用除念,只要觉知到你的内在的无限的空。如果你想通过念头来除去念头,通过思考来停止思考,这就是“贼喊捉贼”、“梦中说梦”,那将是一场骗局!事实上,你只要主人在场,贼就自然走开;你只要从梦中醒来,一切梦幻就自动消失!不要跟头脑对抗,你只要觉知它的空,你只要回归整体的无限。一旦你觉悟了,头脑就变成了有用的工具,知识就点化成为智慧,你就自由了解放了,这就是禅的全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