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家是一个可以完全放松自己的地方,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
一个家的幸福,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努力,想要提升家庭幸福感,人们要做的可能就是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在书中写道: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让我们切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给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是提升幸福感最直接的方式。
国外有一位爸爸,15年来,他每年都会和女儿在纽约街头的同一个地方摆同一个姿势拍照。
从小婴儿到快抱不动的大姑娘,15张照片,见证了女儿的成长,而爸爸头上的白发,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爸爸的坚持让女儿感受到满满的宠爱:
“爸爸抱着我拍照时,幸福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这就是仪式感的魅力,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仪式感虽然看起来只是表面的形式,但在无形中给了一个家庭许多珍贵的回忆。
拿过节来说,从前,孩子们最期待的除了生日就是过年。新衣服、压岁钱,体现的不仅是亲情的温暖,也代表着自己在家中是被重视、被爱着的。
但是现在我们一提过年,往往都会加一句:年味越来越淡了。
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不再重视仪式了,有的人嫌路远,过年干脆不回家;有的人嫌办年货麻烦,干脆一切从简;有的人觉得准备年夜饭太累,干脆在饭店搓一顿……
仪式感少了,年味就淡了,幸福感也不如以前来得浓烈。
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有时候真的不能嫌麻烦。
中国人是不擅长直接表达爱的,仪式感却给了我们另一种表达爱的机会。
而且生活里的仪式感并不需要多少物质做基础,一束花、一顿精致的午餐、一份小礼物、一个晚安吻、一个拥抱……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就藏在这一件件有仪式感的小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