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仪式感&专属节日

听完唐老师分享的仪式感的意义,原来我局限了仪式感的解释了。以为生活中的仪式感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去营造的,仔细思考,可能是受了媒体的影响呢!

原来仪式感不等于过节。仪式感可以是每天醒来给家人一个拥抱,可以是每天餐前一个感恩的发言,可以是每天睡前和老公,孩子聊每天的喜怒哀乐。仪式感让每天规律重复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细数我家的仪式感:

❤️每天睡前每个人都要和彼此互道晚安并说爱你,再加上一个亲亲和抱抱。

❤️放摇篮曲伴我们入眠和睡前亲子共读。

❤️早上和老公,儿子,女儿道别时有个goodbye kids。

❤️晚上老公回到家亲一个,抱一下。

❤️每个人的生日时买蛋糕或是我做蛋糕庆祝和吃个生日大餐。

❤️周末是家庭日,全家在一起活动,有时户外活动,有时在家各做各的,有时晚上一起在家看个电影。

❤️家里孩子如果对自己的事情有所突破大家会给他一个爱的鼓励(有各种变化的爱的鼓励)。

想到家里有仪式感的事件就是这些了。

我未来想创造的仪式感和专属节日有哪些呢?列举一些目前想到的。️️

🧡吃饭前的感恩辞。

🧡每个月两个孩子各自的王子和公主时间。

🧡每个月一次让孩子与爷奶的陪伴时间。

🧡每天晚上孩子做完功课后的亲子时间,每天不同且固定的游戏或活动。

🧡每个月去固定的地方徒步一次。

目前想到这些,以后想到更多的再补充。

希望这些充满仪式感的事件可以让家人间有更精密的链接以及增加幸福感。

后记:想起童年过往,其实我母亲带给我们的就是充满仪式感的生活。她会在每种不同的节日做不同的食物,会帮孩子庆生,农历新年时买新衣服给我们穿。过年会做金元宝饺子里面只有一个包硬币,吃到的人就那年特别有福气。除夕一定是在家吃火锅围炉。每逢大年初一父亲会一早起来跟我们玩扑克牌然后带我们去看早场电影。年初二时爸爸和妈妈带我们去外婆家拜年。

回顾童年其实还是很多充满仪式感的回忆的,反观现在的生活,求快速和便利,怎么方便怎么来。生活少了很多生活上的趣味,变的无力而苍白。

感觉要成为有趣的人还是要多用心在生活中,慢活,活出生活中属于自己的品味而不随波逐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之前谈自主入睡的文章中,我们提到入睡是一个从清醒状态转换到睡眠状态的过程,没有干扰入睡的身体因素以及平稳的情绪状...
    王石云月阅读 986评论 0 2
  • 今天我们去了三楼阅览室,阅览室很大,里面的桌子弯弯曲曲,五颜六色。桌子上放着很多书,是一到六年级读的书。 ...
    科幻LZY阅读 291评论 0 0
  • Write an algorithm to determine if a number is "happy". A...
    a_void阅读 252评论 0 0
  • 寒假里,手不释卷。《民国的气质》、《民国风度》陪着我度过一个让人惬意的寒假。在领略民国时期才子佳人的博大与...
    木铎的召唤阅读 392评论 0 3
  • 第一章锲子 作者自述:hello,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还请大家多多关照。小说是一部中短篇型的,主要讲述...
    颖子萌萌哒阅读 24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