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焦点网络初级5期洛阳坚持原创分享第1079天(2020.4.29星期三)

  情绪这东西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它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因为客观事物并不全部都能引起人的情绪,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发人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当人的需要被满足时,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高兴等。人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时,容易引起否定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等。

      所以,离开了体验就谈不上情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心情好时,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反之,心情糟时,做什么事都不顺利。这就是情绪的作用,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让快乐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主旋律。

  书上说,婴儿在掌握语言之前适应生存的重要工具是情绪,他们通过情绪与成年人交流,表达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要求。你看,他们吃喝拉撒的需求全靠情绪去表达:饿了,渴了就哭,一哭,妈妈就来了,喂奶,喂水,换尿布。吃饱了,睡够了,舒服了就会笑。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退行”,有时候有的人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怄气、哭闹是不是退行到了婴儿期,在用情绪与人交流?

    今天看了个抖音视频,一个混血男孩,情绪来时伤心地哭了。妈妈跟他的对话很智慧,妈妈关注到孩子的情绪,

问他:“你为什么哭?”

孩子说:“太伤心了。”

“哦,太伤心了。用不用妈妈抱抱你?”

“一会吧。”

“你还想再哭一会?”

“嗯。”

“这会儿好点了吗?”

“好点了。”

“那,妈妈抱抱你吧?”

“好的。我伤心完了。我以后不这样了(对阿姨不礼貌)”

    听他们对话,你会感觉到妈妈一定在平常互动中允许孩子在情绪里待一会,并和孩子进行对话,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并用一些词语合理表达情绪,等孩子伤心完了,及时抱抱孩子送上爱。所以孩子在妈妈犯错(忘记给他买电池了)时,说“你又忘记给我买电池了。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依然爱你❤️,下次你要记得买电池哦。”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在Ta出现状况时好好交流,表达爱意,孩子会以同样的方式处理父母的状况。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道了情绪的作用:1.生存的工具,交流的辅助。2行为的力量,3.监测的系统。

 婴儿用情绪与人互动达到生存目的。人们遇到危险,评估不能解决时,惊慌逃离,也是达到生存的目的。

    人们对某个事物表现出兴趣、好奇的感受时,就会去探索复杂的现象,即使屡遭失败也能顽强坚持,希望能够成功。这算是情绪的带来的行动力量吧?

  情绪是检测系统。人们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影响。人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会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而且对人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于承担重任;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追求,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前两天,我就体验到了这种想要攻击的感受,不知道怎么陷入一种负性情绪中了,说“你这个样子,让我怀疑人生了,人与人之间……”好在我及时进行了“情绪四问”“我的情绪来自于哪里?”“我情绪背后的正向期待是什么?”“我说这些话对达成正向期待有用吗?”“我该做些什么呢?”,心情轻松起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