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部电影,帮你重新审视「自我」

日更第142天  图片来自电影《绿皮书》

因为马云爸爸说《绿皮书》这部电影他看了三遍,所以在不知道任何剧情的情况下,我也去跟风去看了这部电影。

总体来说,《绿皮书》是个足够好的故事,虽然可能不符合史实(片中黑人钢琴家的后代称两位主角从来没有成为过朋友),但足够温暖,也足够符合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向往。

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爆发桥段,是黑人钢琴家在雨中痛苦大喊「我是谁」的时候:

这种巨大的自我认知缺失,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毫不相关的电影:《南极料理人》和《西虹市首富》。虽然这几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和故事线都风马牛不相及,却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自我」这个话题。

电影《南极料理人》讲述的是几位科考队员在南极考察站生活的故事。考察站的周围荒无人烟,连企鹅都看不到,连给家人打电话都要用沙漏计时,以免国际长途超支。在这种与外界极度隔离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得不去思考工作、亲情、爱情这些事物与自我的关系。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这些「身外之物」是构筑起自我认知的基础,我们会把家人和工作的反馈当做是全部的自我。但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这些关系变得脆弱,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寻找一个信念,来支持自己度过极昼和极夜。

图片来自电影《南极料理人》

《西虹市首富》虽然算是喜剧,但我们也能看到,金钱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更不能定义一个人:有钱人不一定都是阴险狡诈的吝啬鬼,高知分子也未必都能守得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图片来自电影《西虹市首富》

这三部电影告诉我们:种族、身份、社会关系、环境、金钱,都不能定义我们是谁。只有一层层剥离掉这些外界设定的定义,我们才有可能接触到真实的自我。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只要跨过了这道坎,我们才不会迷失于自我认知的缺失,从而更坚定地继续生活。


相关文章:
成长的前提,就是对自己真实

前一篇:
把钱花在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地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星星的梦》 小小星星在夜空中亮晶晶,黑夜里跟谁呀眨眼睛,点点滴滴给世界放光明,小宝宝她睡的很安静,小小星星在夜空...
    孙敏贵州阅读 3,604评论 0 4
  • (爱情是神奇的,是神圣的,是不容许任何人亵渎的。) 她在某一APP上闲逛,偶然遇见了一个叫“景桦”的人,随手打了招...
    枫小矾阅读 2,77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