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花在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地方

日更第141天  图片来自网络

鉴于今年有学驾照买车的计划,最近和几个懂车的朋友们讨论了一下买车的话题,发现大家对于「买车」这件事的看法基本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车属于消费品,不管是什么样的车,只要从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所以车只要经济适用就可以。另一派则认为车是一种投资品,因为车可以带你去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且在「以貌取人」的社会环境下,一辆好车给人带来的社会身份附加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一位买了奔驰的朋友的说法:「男人在三十岁和四十岁时开上好车的感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四十岁时候的车更好」。

曾经看过一种说法,说穷人花钱是用来消费的,所以对穷人来说,即使赚到了更多的钱,也是攒不下来的。而富人花钱都是用来投资的,所以可以钱生钱。这几位朋友的家境都属于中等偏上,对于「买车」这件事的看法却都大相径庭,可见即使在有钱人中,对于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因为看到富人们是如何花钱的、就照搬这种购买模式,并希望自己也能因此成为富人。而是应该看到这种购买决定背后的逻辑,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产生「投资」的那个方案。

而对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区分,我觉得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事情就是投资,产生的价值只有「享受」这一点的,就是消费。

比如有段时间「花钱买时间」的概念非常流行,仿佛只要这么做了,便能和富人拥有同样的行为模式、成为富人也是迟早的事情。但事实上,那些花钱买时间的富人们,是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而且前提是这些事情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

李笑来曾经在得到专栏里说过,他会花钱请人帮忙跑腿买咖啡,因为在买咖啡的这10分钟里,他可以写出近千字的专栏内容。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在这「买来」的10分钟里不能生产出更大的价值,而是用来刷手机、聊天、逛淘宝,那么花钱买时间的行为就不是在「投资」、而是在「消费」了。


相关文章:
搭建属于自己的极简理财系统

前一篇:
原生家庭不是你一事无成的借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