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十一月,秋去冬来,每天早晨各种声音形成动人乐曲:呼啸而过的风声,脚踩在干枯落叶上清脆的“咔嚓”声;环卫工人打扫树叶的“哗—哗—”声;远处高楼里渺茫的的读书声。
十一月的声音,藏在落地的枯叶里,藏在大大的扫帚里,藏在晨练人的脚步里。但今天我听到的声音有些许不同。
清晨,风声比往常猛烈些,把所有的热度吸收为己有,树叶变得红色起来,树枝褪下华丽的衣衫。当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时候,一阵阵扫地声打破了宁静的冬。
“哗、哗、哗”,扫帚亲吻着大地,推动着树叶,女工的手在挥动着,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要把道路磨平,磨亮,磨光滑……
声音穿透树林,传进我耳朵,大周末的,他们也不休息。每天早晨和他们见面,点头之交。我决定去采访一下他们。
“早上好。据我所知,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条路,落叶是不打扫的,让大学生观赏打卡,拍照纪念,很好地宣传了学校。”我主动找话题说。
“那是银杏叶子,特别好看。我们这里的法国梧桐叶子,一片叶子也不能留,领导随时会来检查。”女工回答。
我说:“清枫的叶子一半是红的,一半是青的。”
“你说的是美术楼东边的那棵清枫”,女工答道:“冬天了,所有落叶树都会变红的。”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迎红,我是迎着太阳生的。”
“你今天还在上班?”
“我们每天上七个小时班,一周休息一天,如果上八小时班,一周就休息两天。”
一阵猛烈的风席卷而来,枯叶随风飞舞,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这风可真大,我有点冷了!”我语气平静说着。王迎红说:“我们扫起来就不冷了,早晨骑电动自行车过来,比较冷”。她一边说,一边打扫起来。
“我到学校来,已经十多年了,我大孩子上大学,还有小儿子上小学,哪哪都需要钱”。她和我说,又像是自我排解。日子得不断向前过啊。
是啊,每个人都得不断向前过日子。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王女士打扫校园卫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因为都在校园里,有了交集。
到食堂吃早饭,紧挨着食堂的师苑宾馆正在改造,噪声响起,我已不再讨厌。窗外工人的吆喝声、敲打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不像是寒冬里的改造现场,更像是一场奋斗的交响乐,带着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存需要。风依旧猛烈,但我想在工人们眼里,这也许就是吃饭的使者吧,努力工作之后就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往昔,我听过落叶呼吸的声音,听过寒冬降临的声音,也听过狂风呼啸的声音,但唯独今天,在这个独特的十一月早晨听到的声音,透着温馨,透着生活中最坚韧的声音,激励我不断坚持日更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