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农业,语文是农业,课堂是农业,而且必须是传统课堂!好的课堂,就是播种,播下做人的种子,播下语文的种子!
播种有两种含义:一是播种,种子的种。庄稼长得怎么样?种子的好坏起到关键的作用!课堂也是这样,我们教师应该成为选种、焐种和撒种,还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播撒到学生的心田!这就好比备课的过程,我们选择哪个知识点,设计怎样的情境或者支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素养。
二是播种,种下的种。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洒水、除草、间苗、打枝、除虫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马虎不得!对于课堂也是这样,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健康成长!
最重要的是,教师也应该善于成为优良的种子。毕竟,学生可能因为一个教师爱上一门学习,因为一门学科迷上一个专业!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到:
1.注重理论学习。通过研究课标、教参和理论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心中有框架,眼中有学生,做中有收获!
2.扎实备课,选好“种子”。备课的过程也是选种、育种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材、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基本上决定课堂的质量!
3.关注素养,落实育人目标。素养就是语文课堂的种子,也是育人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要素选好素养目标,设计落实素养的有效支架,让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