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的《论语》

儿子八佾篇(十三)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

孔子一进入太庙,事事都要问清楚了再做。看到他这样,有人就讽刺说:“谁说这个陬地老懂礼呢?进入太庙就事事都在问。”这话传到孔子这里了,他说:“我这样做也是礼的一部分啊!”

山山,孔子不是不知道,而是非常熟悉,但他为什么每事都要问呢?这其中是有深意的,爸爸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存在:

一、孔子做事非常‘敬’和‘诚’。认为敬和诚也是礼的一部分,平时做事尚且如此,更别说入太庙行周礼了,孔子字里行间无数次宣称自己从周,则每事问成必然,否则不以显其诚意。

二、有明知故问的成分,当时很多礼仪都流于形式,更多的人追求礼仪浮华的表面而不求实意。谁都知道孔子是最懂周礼的,而他又每事问,以此来提醒人们不要忘其本质。有肤浅的人不明白孔子的用意,抬嘴就说“孰谓陬人之子懂礼?”实在是不懂孔子的良苦用心,无知无畏!

应该以上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所以孔子回答:我每事问正是礼的表现啊!山山,应该就是这样的。

鄹人:鄹(zou.平声)是地名,鄹人指孔子父亲,因为他父亲在鄹地做过官,所以称孔子为鄹人之子。

太庙: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鲁国的季氏是周公姬旦的后人,所以孔子去的太庙是祭祀周公的地方,而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人之一,所以说孔子不懂礼是笑话。

                          2019.5.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6评论 1 16
  • 八佾篇(第八)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礼祭祀仪式时,从献上第一杯酒,并...
    姬乾玮阅读 1,755评论 0 1
  • 八佾篇(第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
    姬乾玮阅读 1,644评论 0 2
  • 八佾篇(第十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周朝借鉴和继承了夏商两代王朝的好的...
    姬乾玮阅读 1,163评论 0 0
  •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令人作呕的性行为描绘 疯狂杀戮后的麻木 情感的混淆错乱 人之将死的温存
    Livide阅读 1,2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