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届某次教师集会上的发言
老师们:
我们这一届,基础差,底子薄,人所共知;起点低,基数小,容易创奇迹,也是共识。这几年我们学校五年五大步,步步辉煌的大好形势,也不容我们这一届,突成低谷,骤为马鞍,由连年的辉煌变得一下子暗淡无光。也就是说形势决定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只能大胜,不能只是小胜。
要取胜靠什么?要创辉煌靠什么?靠拼搏,靠顽强的拼搏;靠全级段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忘我工作,全身心地投入;靠为了工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家庭利益,不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的拼搏精神;靠高度的令人感动的敬业精神。
我们就是有这样的好同志,就是我们的董阳老师。我不详说董阳老师的勤奋、忘我、公而忘私。我只举两个典型细节。一个是董阳老师为了工作,回家很少。这种情况短时期内,妻子理解体谅工作忙;时间长了,妻子就不理解了,生怨了。一天他妻子来,未见董阳,只留了一张字条,就走了。上书:“你不必再回家了,你没有家。”我听了,不禁感慨系之,我想了很多。
董阳的忘我工作,不禁感动了我们一些老师,还感动了三二班的广大同学。三二班的班长代表同学们给董阳写了一封信,信很长,有很多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有几句我记得很清楚:
“敬爱的董老师,您为了我们这些学生,长期忘我工作,星期六、星期天经常不回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给家庭、妻子的爱太少了。老师听说您快要做爸爸了,肩头的担子更重了,回家看看吧,我们会好好学习的。我们甚至会比您在时做得更好,老师您多回家看看吧!”看完信,我不禁濡湿了双眼。
像董阳这样的好老师,在我们段还有不少,他们也有很多让我感动衷肠的地方。我们的有些老师确实做得很好,很让人感动。他们很少请假,即使有事请假,总是再三给我们解释,并且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态度非常诚恳。甚至连去查寝室,因事不会去了,也要打个电话。我知道他们在做这些小事时,这样认真,这样诚恳,不是尊敬我,他们是为了工作,为了学生,他们给我请假是让我给他们代管。他们敬的是业,他们为的是学校的利益。他们想的是趁年轻,努力拼搏,为以后的前途打下好基础;他们想的是,趁年轻,好好干,埋头耕耘,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以后成骨干、创名师铺平道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望年轻教师深思!
毋庸讳言,在我们高三段还有部分老师工作还不能尽如人意,甚至让人很不满意,让人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些人刚上高三,学生反映并不佳;但是,这种状况还是不见其备课有多下功夫,辅导有多么经常。有些人会说,我这一门是综合科,不必下那么大功夫。就算如此,明年高考一变,你的学科要变成大学科了呢?那你等于又要重新开始了。
实际上,一开始如果不正儿八经好好干,一旦养成坏习惯,以后要改变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是很难的,自己要改变,也会有积重难返之虞。所以我衷心地奉劝新上高三的老师要下功夫,要下比老同志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功夫。
有些老师上了几年高三,有了些小成绩,即沾沾自喜,飘飘然。我看这是糊涂的表现,决非明智之举。小胜即骄,甚至不胜也骄,实乃目光如豆。要知道你还是嫩芽,你还是雏燕,你还是鹰隼,你还是乳虎,还经不起风吹雨打,见不得风吹草动,还不能和强敌撕拼。望你冷静地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眼睛向下,认清自己,脚步走稳,再踏征程。
有些老师工作多年了,也是老高三了,工作积极性相对也不能让人满意,不知你在高三多少年了,反正我记得秦老师、李书记在高三年数不少了。我上高中时,他们都已经是高三老师了。秦老师、李书记早都是全县公认的骨干教师,他们满足了吗?他们懈怠了吗?我和秦老师一起办过公,秦老师的认真习惯、敬业精神,秦老师经验之丰富,学识之精深,我感受很深。然而已是花甲之年的秦老师备课依然一丝不苟,常备常新,我们这些后辈同仁,相形之下,应该汗颜吧!
还有我们的李书记,论学识,论头脑,论严谨,论为人,无不让人感佩之至。论教龄,仅在高三的时间恐怕就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一倍、两倍,甚至三倍。尽管如此,我们的李书记,不说平时,就是星期天还在办公室办公。尽管偌大的办公室里一个人孤单了些,然而我们的李书记好像不觉得什么,还是那么投入地备课。榜样啊,就在我们身边!老师们,年轻的老师们,坐下来吧!多练练功吧!功力不扎实,在以后变幻莫测的日子里,饭碗端不牢啊!
仅有以上这些好老师,我们不会赢得胜利。木桶效应,大家都清楚,所以我们必须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像董阳,都像秦老师、李书记等这些高尚的让人尊敬的楷模,那么我们将无往而不胜,我们将稳操胜券,我们将大获全胜。明年七月,新密高考胜利的桂冠无疑要被我们摘取!
老师们,从明天开始,让我们都行动起来,都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吧!
写于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