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七十四

卷二 善取之皆成佳句

七、诗重其性情

【原文】张燕公称阎朝隐诗,炫装倩服,不免为风雅罪人。王荆公因之作《字说》云:“诗者,寺言也。寺为九卿所居,非礼法之言不入,故曰‘思无邪’。”近有某太史恪守其说,动云“诗可以观人品”。余戏诵一联云:“‘哀筝两行雁,约指一勾银。’当是何人之作?”太史意薄之曰:“不过冬郎、温、李耳!”余笑曰:“此宋四朝元老文潞公诗也。”太史大骇。余再诵李文正公昉《赠妓》诗曰:“便牵魂梦从今日,再睹婵娟是几时?”一往情深,言由衷发,而文正公为开国名臣。夫亦何伤于人品乎?《孝经·含神雾》云:“诗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也。”其立意比荆公差胜。

[译文]张燕公说阎朝隐的诗是炫耀华丽衣饰之作,不免被人称为风雅罪人。王安石因此著有《字说》一书,上面讲:“诗,是寺中的语言。寺是九卿居住的地方,不是礼法中的言论是不能进入诗的,因此称诗‘思无邪’。”

最近有某位太史严格遵守他的说法,动不动就讲从诗可以看出人的品质。我开玩笑读一对联:“孤单单的风筝伴着南归的大雁,相约的人却要在月初方还。”并问太史这是何人所作?太史语带鄙薄之意说:“不过是冬郎、温庭筠、李商隐等人罢了。”我笑着回答:“这是宋四朝元老潞公文彦博的诗。”太史听罢不觉大为惊骇。我又读了文正公李昉《赠妓》诗:“从今天起,我便对你魂牵梦绕,要想和你重逢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这首诗写得一往情深,衷心感慨而发此语。但李文正公却是开国名臣,可见这又怎么与人品有关呢?《孝经含神雾》中曾这样说:“诗歌,是一种把握的技巧。把握事物的性情,使它们不被忽略掉。”对诗的这个定义比王安石的要强一些。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阐述了“诗重其性情”。

诗者,思无邪。

诗可以观人品。

先说了王安石的观点:“王荆公(王安石)因之作《字说》云:“诗者,寺言也。寺为九卿所居,非礼法之言不入,故曰‘思无邪’。”近有某太史恪守其说,动云“诗可以观人品”。

袁枚戏诵一联云:“‘哀筝两行雁,约指一勾银。’

《孝经·含神雾》云:“诗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也。”

其立意比荆公差胜。

赠襄阳妓(宋 · 李昉):

岘山亭畔红妆女,小笔香笺善赋诗。颜貌共推倾国色,篇章皆是断肠辞。

便牵魂梦从今日,得见婵娟在几时。千里关河万重意,夜深无睡暗寻思。

这也是袁枚老先生在阐述他的有关诗的“性灵学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卷二 六 原文 张燕公称阎朝隐诗,炫装倩服,不免为风雅罪人。王荆公因之作《字说》云:“诗者,寺言也。寺为九卿...
    意趣与刺点阅读 1,317评论 3 7
  • 【原书卷二·六】张燕公称阎朝隐诗,炫装倩服,不免为风雅罪人。王荆公因之作《字说》云:“诗者,寺言也。寺为九卿所居,...
    真老实人_425a阅读 897评论 0 5
  •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十六、受恩与否 [原文]某孝廉有句云:“立誓乾坤不受恩。”盖自矜风骨也。余不以为然,寄书...
    飞鸿雪舞阅读 968评论 0 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4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9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