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跨越不可能》如何延缓心流状态,进入循环

第一阶段:挣扎

挣扎是一个加载过程,我们不停地给大脑加载信息,造成信息过载。

这一阶段以学习为主,我们需要用有意识的头脑来获取技能和信息。这意味着我们会听到内心的批评声。

心流体验是围绕自动处理过程构建的,但自动处理的前提是技能储备。需要先慢慢地、有意识地掌握技能然后大脑才能完美地、无意识地执行。

工作记忆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我们向大脑输入三四份新数据,就会占满大脑的存储空间,让我们疲于应对,之后我们试图输入的每条信息都会令我们产生挫败感。

此外,由于潜意识更喜欢处理大量的数据,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逼到信息过载的边缘,才能最大化这一阶段的效果。

第二阶段:放松

在挣扎阶段中,前额叶皮层异常活跃,它需要全速运转以解决问题。在放松阶段,我们需要学会松弛和释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注意力从问题上转移开,放松阶段是一段孕育期,目的是让大脑在你做不相关的事情期间,思考一下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做哪些不相关的事情呢?

研究表明,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可以起到最佳放松效果,比如开车去远一点的地方,制作飞机模型,或者读书。

第三阶段:心流

由于我们已经对心流体验的感受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将专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心流状态的持续时间。

一旦进入心流状态,最简单的维持方法就是,避开下面四种可怕的“心流障碍”:

首先是分心之事:干扰是中断心流体验的首要原因。

研究人员在针对计算机程序员的研究中发现,一旦脱离心流状态,至少需要15分钟才能再次进入,有时甚至无法再次进入。

其次是消极思考:心流状态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状态,大脑在寻找想法和想法的联系,但一旦开始消极思考,你就失去了这种能力。更糟糕的是,消极思考会使自我批判卷土重来,进而破坏整个计划。

接着是兴奋感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维持这场战斗,你就会感到疲劳,无法长时间保持状态。

最后一个障碍是准备不足:这里的准备既包括生理准备,也包括心理准备。

无论哪种情况,如果你不能将关键技能和能力内化成肌肉记忆,就无法进人心流状态,简而言之,你必须对你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如指掌,轻车熟路。

强化心流

如果你正处于心流状态,想要持续更久或更加深入,就需要激活更多的心流触发器。

比如提升你所做事情的新颖性、复杂性或不可预测性,比如采用更有创意的行事方式,比如稍微提高挑战难度,或者再多冒一点风险。

第四阶段:恢复

心流阶段之后紧接着的是恢复阶段,心流是一种高能状态,但起伏必然相随,涨落必然相依。

在恢复阶段,我们需要给自己充电。心流状态所消耗的神经化学物质对大脑而言弥足珍贵,需要花一点时间再次把“油箱”加满。营养很重要,阳光很重要,睡眠也很重要。

事实上,睡眠至关重要。在心流状态下,学习能力会显著增强。

高强度心流状态下的生活方式需要积极的恢复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说恢复元气是一项坚毅力技能。

并不是所有的恢复策略都能起到相同的效果,看电视、喝啤酒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正念、冥想、桑拿、伸展运动、按摩等等积极恢复。

而且,积极恢复需要付出努力。

一天辛劳过后,即使是多花点时间洗个澡也会消耗额外的能量,令人感到洗澡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打起精神来,因为别无选择。

此外,为了尽快完成心流循环,进入下一次心流状态,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恢复元气。

如果没有站起来应对下一轮挣扎的力量,就无法再次回到心流状态。

当我们恢复元气,将弹药库填充完备,然后再次进入挣扎阶段,我们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