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锻造”,筑牢新时代
党校“红色熔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魂,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为纲,深刻回应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当以条例为行动指南,筑牢干部成长的坚实根基,让党的干部教育阵地真正成为锻造复兴栋梁的红色熔炉。
以思想“熔炉”铸魂,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之钢”。“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条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教学布局中心,明确其为“首要任务”,这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政治灵魂的塑造。熔炉之“熔”,首在淬炼对党绝对忠诚的赤诚之心,核心在于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自觉。各级党校须精心打造理论教育高地,构建系统权威课程体系,优化教学专题,讲深讲透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确保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刻骨铭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以能力“熔炉”砺刃,锻造堪当重任的“实干铁肩”。“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民族复兴伟业呼唤铁肩担当,条例要求党校教学突出履职能力培训,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三大核心本领。熔炉之“炼”,重在将理论之“知”转化为实践之“行”,以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真问题为靶心。这熔炉不仅是智慧源泉,更是锻造实干本领的实践平台。各级党校应大力推行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将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化作生动课堂,强化实战实训、专业训练,着力提升学员的战略思维、创新突破、应急处突、群众工作和狠抓落实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以作风“熔炉”淬火,锻造清正廉洁的“党性本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条例旗帜鲜明将“从严治校”列为根本原则,大力倡导“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把党性教育作为贯穿始终的生命线。熔炉之“纯”,贵在祛除杂质、永葆本色。各级党校必须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沿窗口,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引导学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建立党性分析长效机制,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作用,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学员考核评价机制,严把学风学纪关,将党性锻炼成效作为衡量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使党校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让学员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高温”中反复淬炼,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政治品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锻造更多纯度更高、成色更足的“党性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