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工作开新局 “红色熔炉”锻造时代尖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党校事业迈入新阶段。《条例》鲜明定位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为推动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党校须扛牢主责主业,紧扣干部成长需求,当好理论武装的“灯塔”、政治淬炼的“熔炉”、能力提升的“基地”、作风涵养的“活水”,奋力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谱写新时代党校育才新篇章。

        党校要当好理论武装的“思想灯塔”。 党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这要求党校必须牢牢把握政治引领根本方向,成为传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先锋地。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教学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沁入干部心田;引领干部学用转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聚焦时代之问,为党献策,以先进理论解答时代难题。只有持续发挥党校的“思想灯塔”作用,才能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政治过硬、忠诚可靠的精锐力量。

        党校要当好政治淬炼的“红色熔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校必须坚守“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当好干部淬炼党性的“红色熔炉”。教学须以党性教育为主线,核心目标是增强学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 引导干部对照检视、自我净化,进一步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才能让广大干部产生“共鸣”,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确保干部未来面对任何风浪考验时,始终立场坚定、定力如山,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党校要当好能力锻造的“实战基地”。 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条例》对党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重点强调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领。党校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做到精准赋能;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设置专题课程,多渠道开展实战实训;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形式,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让懂方法的人教方法,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干部的能力适应形势任务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锻造出善谋善为、能征善战的栋梁之材。

        党校要当好作风涵养的“源头活水”。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风险挑战交织、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新形势下越需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条例》对此明确要求,加强学员党性修养须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改进作风为重点。要求党校必须扛起作风教育主阵地的重任,成为培育优良党风、学风、校风的标杆。要净化校园生态,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要强化制度约束,健全覆盖教学、科研、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的一体化制度体系;要严明校风教风、校纪校规,打造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严格学员管理,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唯有以“严”字当头治校,党校方能如源头活水,持续输出作风优良的优秀干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