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转世成哲学家

哲学不好讲,甚至下定义都难,所以与其老是追问“什么叫哲学”,还不如了解“什么叫哲学家”,还有他们干了些什么事。也难怪人们另眼视之,避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追根溯源,哲学家其实就是巫师变身,转世而来的。不信?请看:

    一

听说过“巫医不分”吗?就是说原始社会的医生跟巫师是合体为一的,称为巫医。巫医在治病疗伤的时候,不仅有吃药、包扎、按摩、动手术等“规定动作”、“标准动作”,还有诸多繁杂的“附加动作”,治病还要手舞足蹈,指指点点,嘴里还哼哼唧唧,咿咿呀呀的……

何以如此?老祖宗在发神经?好像也有那么一点,反正人本来就是从动物变来的嘛……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早期人类所知有限,做任何事成功率都很低,自然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状态:老是诚心有余而信心不足。所以他们做事老想借助其它力量,而巫师正是连接这些神秘力量的中介、协调或联络人……当然,乐观点说,你也不妨把巫师看成是最早的成功学家——只不过单纯的意志或愿望的成分更多而已……

实际上那时候也没几个“专业”人士,而巫师倒像是唯一的全能型选手,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他们几乎什么场合都要上:从打猎到打仗,从治病到生小孩,从求雨到看星象……

然而,“实践出真知”嘛。随着各行各业经验、知识的丰富和完善,人们逐渐发现实际上不用那些“附加动作”也可以实现目标,而且结果更“好”,而巫师那一套反而会误事……于是逐渐有了“信巫不信医”或“信医不信巫”的说法,不能两可……

巫师面临信任危机是必然的。试想,要是打猎还好些,遇到打仗就成大问题了——如果巫师的预言或法术失灵,那可是要死人滴…类似地,有经验的农夫也不会相信那些不合时令节气的胡言乱语……那巫师们还能厚着脸皮继续呼风唤雨,扮演“关键先生”吗?当然不行。

事实上,我们不是有个叫西门豹的人就在大庭广众下把整整一批巫师公开“玩死”了吗?那不是一些敬业的人?不是一些真正“有信仰的人”吗?……类似的惨剧绝不只一次、两次……

人们觉得不只是巫师的“做法”有问题,关键是他们的“道理”、“说法”讲不通……

于是巫与医分家了。医生只做“标准动作”,专研医术即可。而这就叫“专业化”嘛。而剩下另一些人则不忘初心,继续故弄玄虚——现在那些算命的、看手相的或玩水晶球的…不就是其变身或“文化传承人”吗?……

总之巫师面临生存危机。他们要么干脆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另谋出路;要么重新包装,改头换面,化妆潜逃——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与时俱进,进行转型、升级……否则下场很不妙。他们将被淘汰,成为“多余的人”……

    二

那么巫师到底是如何成功转型成为哲学家的?这肯定“说来话长”。但有时也可以“长话短说”嘛,这里甚至可说是顺理成章。

啥?“有危机就有生机”?还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的,都有一定道理。关键还是这个“专业化”本身。须知,专业化可不只是打破旧饭碗,同时也要推出新饭碗嘛……

到底啥叫“专业化”?会打仗,会耕地,能治病就叫“专业化”?不,没那么简单。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有技术、做法,而没有自己的道理、说法,不说个“子曰”、 “子丑寅卯”,连内部交流都难,如何传承?更谈何发展?多半活不下来。

所以其实这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技术、做法,连打台球也强调“心态”“想法”,也有一套“说法”呢,何况其它?“盗亦有道”嘛……此外,不是还有什么“道”与“术”、“道”与“器”的区别、说法吗?…而“道”不就是“道理”,也就是某种高级点的“说法”嘛;而“想法”说出来不就是“说法”吗?它们其实就是一回事……

所以所谓“专业化”的意思无非就是:各行各业的一批人(尤其是其中的权威、顶尖人士),不仅有自己的技术、经验、做法,还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想法”、“说法”…至少能自圆其说,最好还要有弹性,即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与成长、发展空间……

好了,现在关键点来了:既然各行各业(甚至在各行业内部)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说法”,他有他的“想法”,自然难免产生矛盾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就不好说了。轻则拌嘴,影响社会和谐;重则出现肢体冲突,发生群体事件,甚至引发阶级斗争、暴力革命。

你看,至今好些地方不是还在冲突,流血吗?中医不是快输给西医了吗?连公司内部不也有“技工贸”与“贸工技”的路线斗争吗?…说到底其实就是各种“道理”、“说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嘛……即使在个人内部,各种“道理”在心里“打肚皮官司”也不好呀,可能抑郁、分裂嘛……显然这“道理”、“说法”问题绝不是小case,必须加以重视、解决。

而这就是巫师的生机。

巫师们认准了。他们想:不是嫌咱的“中介”工作做得不好吗?不是嫌咱的“道理”、“说法”没道理吗?不是嫌咱是“多余的人”吗?——“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干脆,咱就专门研究“道理”,就做各行各业各种“道理”的中介、协调和联络人吧……

于是,经过多年、多代的摸索、试错和头大,当年的巫师揺身一变就成了哲学家!

      三

现在看出来了吗?哲学家就是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道理”,尤其是“大道理”的。因为只有“大”的“道理”才能“罩得住”,才能把其它各种“(小)道理”都“串起来”嘛;只有找到各种“道理”、“说法”的“交集”、“公约数”,才能被人家接受认可嘛…更关键是:他们自己也才有得吃喝嘛……

所以,哲学家(即原来的巫师)们深入各种“道理”、“说法”内部,跨越各行各业,融合感性理性,沟通此岸、彼岸,连接过去、未来,“精骛八极,神游万仞”…所以,哲学家往往俨然一副“通了”的模样……

其基本套路就是:先说你的“做法”有问题,然后指出那是因为你的“想法”有毛病…反正暗示他自己的“道理”、“说法”才是“好”的、“对”的,才是“真”的……

所以,简言之,哲学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道理后面的“道理”,想法后面的“想法”,说法后面的“说法”的……

      四

所以,没有比哲学家更像巫师的了,当然反过来也一样。你看他们:

都是一副一本正经、“出神”的模样;都是平时不露面,一“有事”就出来了;都喜欢指指点点,哼哼唧唧;其实也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反正总有人觉得自己知道得比别人多一些;总有人喜欢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只不过人家巫师还要跳舞,唱歌和流汗,而哲学家几乎全凭一支秃笔、一张巧嘴……其实说到真正的“创造”、“贡献”,哲学家也好巫师也罢,哪里比得过人家各行业“干实事的”?

总之,哲学家跟巫师就像是“同一个妈生的”。都喜欢唱高调,从来不务正业,尽讲“大道理”,尽玩“玄”的、“虚”的…一句话——不,就两个字——“邪门”……

哲学家就是巫师转世、变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下午闲极无聊,把蒋方舟的微博翻了个底朝天。最初是想看看我的偶像蒋姐在我的年龄都干这些什么。可当我看到她在大学期...
    壳壳壳壳壳阅读 1,215评论 0 0
  • 七言古诗/长忆歌 作者:心博 弹丸之地小岛国,欲壑难填抑不得。 野心勃勃已有年,亡我之心早已识。 饕餮贪婪难自弃,...
    心博1阅读 3,405评论 0 3
  • 这与运动的作用相似。 之所以专门提出来,是因为家务往往使人烦心。 如果我们把作家务放在抉择点,那就是一种休息,因为...
    金石明镜阅读 1,7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