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为微尘的众生-读蒋勋-《微尘众-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离职之后,有了充足的私人时间用来看书,最先看的是一套八册的《蒋勋细说红楼梦》,然后又花了一个秋冬的时间陆续把这套书的音频听完,其间又把《红楼梦》原著拿出来对照着翻,这才知道,自己年少时读《红楼梦》读得有多粗糙,那么多精彩的细节和隐喻,完全被自己忽视,甚至略过----大概年少时只顾着看热闹的故事去了,不耐烦里面琐碎的细节描写;然而人到中年,心境转变,那些年少时不屑理会的细节正是之前品不出的人生况味,于是一遍遍看,一遍遍地听,仍意犹未尽----顺便说一下,蒋勋老师的声音真是迷人~~~

《红楼梦》里一共写了多少个人物?有问题,找度娘,可度娘给出的答案也莫衷一是,有说四百多,有说七百多,还有九百多一说。但无论哪种说法,一致的总归是:《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繁杂。贾府上上下下三百多号人物,主子、丫鬟、小厮、清客一大堆;围绕着贾府或者跟贾府有关联的人物,仙界的、人间的、宫里的、王府的、官场的、庙里的,三教九流,大概这九百多人物的说法还是靠谱的。作者曹雪芹真是个写人物的高手,《红楼梦》里人物个个都有自己的秉性、特征,不带重样,即使是只出场一回,甚至是短短几行文字的人物。

就像是一出戏,观众的目光往往聚焦在几个主角身上,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配角和跑龙套的。然而,蒋勋的“青春红楼系列”里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红楼梦里的配角和跑龙套的,正如书名--《微尘众》一样,他写的是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刘姥姥、贾瑞、秦钟、焦大、蒋玉菡、王狗儿、北静王、张友士、戴权、马道婆、二丫头、门子……有的耳熟能详,有的无名无姓,粗心的人甚至不记得曾有过这样的人物出场。

看了一辈子《红楼梦》,讲了半辈子《红楼梦》的台湾美学名师蒋勋,是将《红楼梦》做为佛经来读的。这些《红楼梦》里的芸芸众生,在蒋勋的眼里就是《金刚经》里说的“微尘众”,多到如像尘沙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流转。而曹雪芹在静观来来去去、碎为微尘的众生,各自有各自的因果,各自要了各自的冤业。

我把这本新出版的《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看作是《蒋勋细读红楼梦》的衍生品,里面的内容既熟悉又新鲜。熟悉蒋勋老师的人都知道,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台湾的高雄和台北两地开讲座为大众讲读《红楼梦》,在长达4年的细读红楼梦过程中,蒋勋老师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和人物,他对每个微不足道的人物都进行了解读,这种解读不带褒贬和喜恶,怀着悲悯与体谅。或许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有写一写红楼梦小人物的念头了吧。有意思的是,在高雄的讲座听众是所谓的“贩夫走卒”,而台北的听众则是“名媛贵妇”,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名媛贵妇”,都是这尘世中微小的芸芸众生之一,每个人都在《红楼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都在《红楼梦》中体味到一样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看了《微尘众》,忍不住再读《红楼梦》,对里面的小人物更有了一分关心,或许这也是蒋勋老师对我们的提醒:我们都是碎为微尘的众生,无论光鲜还是卑微,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而包容,则是我们对待每一个生命的唯一救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初读《红楼梦》之时,恰与书中人物一般年纪,十多岁,尚不谙世事。读书往往囫囵吞枣,贪那跌宕起伏的情节与丝丝缕缕的感...
    Sky阅读 3,680评论 0 9
  • 红楼梦已经读过几遍,第一次读它,是初中时候,和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宝钗年龄也差不多,十四五岁的年纪,所以那时候读...
    才赋裴伴_阿裴阅读 5,293评论 3 7
  • 二十几岁的年龄里,拿着每月二千块的工资。我们觉得,我×,我的青春就值这么点钱,真是没天理啊。 ...
    孙卫卫阅读 1,189评论 0 0
  • 吴女远赴英雄城, 挥翼展翅向南飞, 奈何中国大无边, 万里留我独思念, 千山万水喜相逢, 夜里常思享欢愉, 余生岁...
    远辰123阅读 1,820评论 0 0
  •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哎呦鹿鸣阅读 9,1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