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解“六大觉识”之性——鼎然

实解“六大觉识”之性___鼎然




听声而闻音、见相而显性、知嗅而觉息、尝味而现融、触离而觉遍,意生而知寂。这六大觉识之性,在一个深入禅定当中的大修行人来说,堪称,圆行自在。为什么?我佛真性,在耳为闻、在眼为见、在嗅为息、在味为融、在触为遍,在意为寂。

下面,我们将一一实解:

听声而闻音:真正的闻性,是回旋而延伸的也就是空旷而遍满的。譬如:当外界声起,声有生灭,觉者为寂。当你在禅坐中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声音是有生灭的,但是,声音背后的闻性,却是空旷而遍满的。这种闻性,空旷而延伸,无形而无相。听者寂然,闻者寂净。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每一念皆是生灭的,但是念的背后却空旷而寂然,安泰而遍满。大家需要注意一点,这个“背后”指的是觉的恒常明净,相续显现。所以,当声起则闻性具足,生灭则闻性不灭。如此周遍法界,恒常显现,毕竟平等,圆满寂灭。如此通达后,您就会发现,在起初不识闻性的前提下,在禅坐中听到声音,以为生灭,不再住造。但是当你通达闻性后,您就会发现原来一切声响,皆是菩提妙明中物,毕竟圆妙,大用无碍。此时,您就会处于:听而不听,闻而不闻的,禅定状态。这时,随取一声遍满圆通。随现一音,毕竟圆寂。如此禅坐,修者洒脱,坐者安然。为什么?出即是入,入即是出。出时即入时,入时即出时。刹那相续刹那圆融。平等出入,无有差别,即圆通性,也名闻性十足。

见相而显性:什么是相?相不是外界某个物质或某些你认为看见的玩意。真正的相就是妄别。譬如:当你在禅坐中浮现一物,你认为这一物就是相,了不可得。而是你妄别于它,则妄别即相,非物亦。如此善思,您就会发现,见物之时,见即不动,恒常明净,毕竟不灭。不见物时,见即明净,恒常寂然毕竟不生。如此善思,您在禅坐中就会通达见性周边法界,毕竟圆照。遇境则显,无境则寂。所以说,佛陀讲法,实无讲法者,也无法可说。遇缘则现,无缘终归寂灭。所缘之法,非真实义。此缘法即因缘所化,为因缘法。所以,你所听法,为三界因缘法,非是佛法。如果你再继续,深入禅定,就会发现,一切禅境,毕竟空寂。一切能觉能知,所知所觉,毕竟虚妄。于此虚妄善起妙观,平等流露,则一切禅境,毕竟圆妙,平等显现,与性无二。如此见相,则性周然。如此周然,则相明妙。所以,见相之时,见即不见,不见相时,无见即见,此见名现故!所谓现,即平等照用故,非见可见。

知嗅而觉息:什么是嗅?通塞故。嗅有生灭触者自觉。当你在禅坐中仔细觉察,就会发现,嗅虽有进有出,有通有塞,但觉者恒明也无恒明者。如此善思,不难发现,通塞有入出,则息无出入。此息连绵、柔顺明寂。若住于连绵、柔顺,明寂中,就是息相了。譬如:吸气将止,呼气未生之间的间隔状态就是息相。此息相安寂不动,若能离此安寂不动之相(觉相),连绵延伸,伴随呼气平等流露,无有杂想,毕竟寂行,就是真正的觉息了(息定)。为什么?息相,有入而无出,觉息不入亦不出,平等无相,安泰流露也无流露者。如果您认为呼与吸之间的停顿就是一种定或息定,您趁早打消这样的有漏知见。为什么?住造心作祟,不识圆运故!所以,若能在禅坐中,明晰息相了不可得,则离此嗅相,觉性恒常,非入非出,非冷非暖,非住非定,即如实觉息故!所谓觉,寂灭故!所谓息,安泰故!如此通达,则不难发现,原来一切出入冷暖,皆是菩提妙用,毕竟平等,无有差别。彼不生,此亦不灭。不生彼此,彼此不灭,即离出入冷暖之相,达嗅性圆照。

尝味而现融:味有甜淡,生灭之相。此生灭之相,刹那变化,无有定性。若在禅坐中,仔细觉察,不难发现,味虽有变迁,生灭之相。但于味性,毕竟融合。非在尝与不尝,淡与甜相。此味性周边饱满,遍满不动。一切味相刹那消解,无有痕迹。此味性圆润明净,空旷净朗。一切甜淡毕竟融合,也无可融合者。这种融合,即融性故。所谓融性,圆润故、遍满故,净朗故。如此通达,则不难发现,离此融相,一切甜淡妙用无量,毕竟不生,毕竟不灭。周边舌根,遍满融性。此为知味性、知觉性,知融性。所谓知,即圆照故。所谓性,即不生故。所谓味、觉,融,妙用故!

触离而觉遍:离合生灭,为触相故。若能在禅坐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离时,觉寂然,触时,觉遍满。遍满之觉,非遍满相,而是觉性不灭。寂然之觉,非寂然相,而是觉性不生。不生则寂,不灭则遍。此为触性周遍法界,平等显现。若再继续深入禅定,不难发现,原来离合二相,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唯觉圆运故。若能通达此触性,则离与合,必定圆妙,平等显现,也无显现者。为什么?离相,性遍故,非在离与合妄生妙故!

意生而知寂:意有妄别,感知而现。因知所知,因觉所觉,了不可得。若能在禅坐中仔细觉察,不难发现,意本不生,妄者自造分别诸境以为有实。若能远离意觉分别,则意性不灭,妙用现前,平等流露。为什么?离此生灭二相,本生圆照,本灭寂行故!若能继续深入禅定,不难发现,意本寂,空相性。生灭二相毕竟不有,唯觉朗然明照,周边意界,平等无相。此时,修持者于此妄别,若离别相,则妄性即佛性亦。为什么?无缘之相,不生万法。离此无缘,相分不生,即万法周圆,非相非缘。所以,我佛正法,非因缘生、非因缘灭,非因缘有。何故?法性寂灭,毕竟性故。

作为一个时常禅定者,尤其是深入佛陀禅定的,正修行人,也必定明白这六大觉识皆通一性,唯一性现,平等无二。譬如:闻性遍满,非入非出。离此,出入二相,则出入之性,即圆通智。为什么?波浪非水,因相非性故。离此相别,波浪即水,其性无二。若能离波浪与水之二相,其性毕竟不生,亦毕竟不灭。如此圆达,则一切声响皆是妙用,于此妙用,平等入寂,则是大音无声,闻性之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