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学家权德舆《杂诗五首》中有一首“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中的“襻”字,是鲁西南方言里常说,不太会写的字。《新华字典》对“襻”的解释是“拼音pàn,扣襻,扣住纽扣的套。功用或形状像襻的东西。扣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的意思。
2021年4月拍摄
鲁西南人口中常说的“扣襻的”,就是“襻”字“扣住纽扣的套”的意思,尤其是如今大家穿的唐装上的布纽扣,就是由“扣纽的”、“扣襻的”组成的。当然也有人将扣襻的说成“扣眼子”的,这都是一个意思、一个物件。再举一个例句说明一下--“恁嘞扣子掉啦,扣襻的也裂开啦,咋弄嘞?”,“后半夜嘞,去小强家听墙根(听窗户。)去啦,让他两口子发现啦,躖嘞我顾头不顾腚嘞,谁知道在哪把扣襻的给剌破了,嘿嘿”。
2021年4月拍摄
鲁西南人口中常说的“鞋襻的”、“裤襻的”、“篮襻的”,就是“襻”字“功用或形状像襻的东西”的意思。“娘来,我的鞋带子断啦,恁给敹几针,襻结实,过明(后天)晌午俺要跑步嘞,别把鞋跑掉啦,怪丢人嘞”,这句话中的“襻”字就是“扣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的意思。
2021年4月拍摄
最后说明一点的是“襻”字可以由“袢”字代替,但“袢”字其他意思表达时,不能用“襻”字,二者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