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合集】柯尊旭:铃声响过暂平息(外三)

铃声响过暂平息
若是无奈有声音,今日份的必将震耳欲聋。
阳光体育之后的二十分钟后,大伙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教室,但这其中也有不少体力过余充沛的,这不,坐在我身旁的就有俩。尖锐的笑声刺破教室的宁静,“哈哈”声可绕二中跑十圈都不带拐弯的。
李老师抱着教案立在门口,窗边那两个女生还在争得面红耳赤,马尾辫甩出的弧度几乎要掀翻桌上的练习册。
“啪!”
教案拍在讲台上的声响惊飞了电扇上栖着的麻雀。李老师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把直尺,精准钉在吵闹的角落:“课间不是菜市场!”他嗓门浑厚,震得窗玻璃嗡嗡颤。穿红卫衣的女生猛地缩脖子,手肘撞歪了邻座的笔袋。
我低头假装整理笔记,余光瞥见李老师攥着粉笔的手紧了紧。去年的那个学期,他还能叉着腰把捣蛋鬼训得抬不起头,如今却只是重重叹气,转身在黑板上写“克己复礼”四个大字。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边,和窗外晚樱的碎影搅在一起。
后排突然传来椅子拖拽的尖响。“凭什么说我鞋丑!”穿蓝运动鞋的女生霍然起身,课本哗啦啦散了一地。她跺着脚冲出门时,书包侧袋的水壶哐当砸在门框上。李老师捏着粉笔的手顿了顿,终究没追出去,粉笔尖在黑板上戳出个白点。
我支着下巴看窗外。两只灰雀正为片树叶打架,扑棱棱撞上玻璃又惊飞。这场景倒让我想起上周的道法课——李老师讲“非礼勿言”时,前排男生传纸条被抓个正着。那张皱巴巴的纸上画着简笔小人,头顶气泡框里写着:“李老头念经,不如听蝉鸣”。
晚风掠过正盛放的晚樱,搅碎满地斑驳的光影。李老师夹着教案从长廊那头走过,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粉笔灰从袖口簌簌落进风里。那些未吵完的架、未辩明的话,都随斜阳沉入砖缝,等着明日再被晨铃惊醒。
此正是:铃声暂歇余波荡,少年意气胜春光。莫道喧嚣惊燕雀,明朝依旧闹学堂。
后记: 搁笔时窗外飘起细雨,晾衣绳上的铁夹叮咚作响。杯中沉浮的茉莉忽而化作黑板上的粉笔灰,恍惚听见值日生擦黑板的沙沙声。香樟树梢一滴水珠砸在窗台,溅起半个未写完的“礼”字。
柯尊旭:黎明熄灭时
海岸的岩崖上立着一座老灯塔,石砖被咸涩的海风蚀出蜂窝般的孔洞。艾琳娜佝着背,将最后一根蜡烛插进铜灯罩时,指尖突然颤抖起来。烛火在她浑浊的瞳仁里跳动,恍惚映出五十年前那个扎羊角辫的少女——彼时父亲握着她的手点燃灯芯,说这簇火苗能劈开三十海里外的夜雾。
“艾琳娜嬷嬷!”喊声穿透呼啸的风。她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看见少年抱着湿透的油布站在暴雨里,发梢还挂着浪沫,“父亲说今夜会有船队经过魔鬼角。”
老人望着他发红的眼眶。老马修上个月葬身风暴的消息早传遍了渔村,此刻少年倔强的下颌却和当年跪在灯塔前恳求接替守灯的自己重叠。“进来吧汤姆,把鲸油罐搬到旋转梯下面。”
飓风撕扯着灯塔的玻璃窗。艾琳娜攥紧黄铜阀门,机械齿轮发出垂死的呻吟。五十年来,她记得每块齿轮转动的节奏,像记得母亲临终前哼唱的摇篮曲。可此刻顶灯忽明忽暗,宛如她逐渐枯竭的生命力。又一波巨浪撞碎在礁石上,轰鸣声中传来金属断裂的脆响。
“让我试试!”汤姆突然攀上灯室,被狂风吹散的呼喊却格外清晰,“父亲教过我修船帆的滑车组!”少年解下皮带捆住松动的传动轴,将备用的青铜齿轮卡进凹槽。艾琳娜望着他沾满机油的手,想起自己也曾这般跪在机械舱,为救一艘迷航的邮轮彻夜抢修。
当新齿轮咬合转动的瞬间,顶灯骤然迸发金芒,光柱如利剑刺穿雨幕。艾琳娜在轰鸣中闭上眼睛,那些被时光冲淡的画面忽然鲜活:二十岁生日夜独自对抗雷暴,三十岁时救下搁浅货轮上的婴儿,还有去年春天目送汤姆父亲的渔船消失在晨光里……每道皱纹都是年轮,而灯塔是扎进她血肉的根。
风暴在天亮前退去。艾琳娜把泛黄的《守灯日志》塞进少年怀里,封皮上还留着父亲用火漆烙的船锚印记。“从今天起,每天日落前要检查气压计。”她摘下挂在颈间的铜钥匙,冰凉的金属已被焐成体温,“记住,我们守的不是火,是海上人归家的路。”
汤姆抚摸着日志扉页的烫金日期——1890-1940。东方泛起蟹壳青时,他看见老人沿着岩岸走向薄雾,佝偻的身影渐渐融进晨光,仿佛回到五十年前那个黎明,当第一任守灯人将钥匙交给少女艾琳娜。
新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涨潮声中有汽笛穿透晨雾,像一首绵延半个世纪的应答。
柯尊旭:把文字刻进生命里
对于十五岁的我而言,日记曾是压在书包最深处的刑具。每当牛皮纸封面从课本缝隙中露出边角,就像看见班主任板着脸敲打课桌:“三百字,少一个标点都不行。”钢笔尖在方格纸上划出的轨迹,总带着青春期特有的焦躁——数学课昏沉的阳光、食堂包子硌牙的菜梗、同桌借了不还的橡皮,这些碎片被潦草丢在纸页间,像晒干的标本,连墨迹都透着敷衍。
那时的我坚信,用文字复刻生活是最徒劳的事。就像把雨水装进漏水的陶罐,任凭如何努力,流光溢彩的瞬间总会从字词缝隙中逃逸。直到那个暴雨突袭的黄昏,窗台上垂死的蜗牛突然让我想起病榻上的祖父——老人临终前蜷缩的脊背,与蜗牛背着破碎的壳爬行的姿态,在雷声中奇妙重叠。当我颤抖着写下这个比喻时,钢笔突然有了温度,字迹在纸面洇开成水墨,像雨水渗入龟裂的土地。
自那以后,日记本成了随身携带的雕刻刀。我开始在数学草稿纸背面捕捉转瞬即逝的意象:早读时掠过窗棂的白鹭是“遗落的粉笔屑”,值日生扫起的灰尘成了“黄昏在跳华尔兹”。语文老师建议的“七言命题”训练中,我将月考失利刻成“墨水瓶打翻在雪地”,把运动会的呐喊写成“蒲公英炸开的瞬间”。文字不再是生活的拓印,而成了点石成金的炼金术。
那些被文字浸润的夜晚,台灯光晕里浮动着奇异的触感。钢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仿佛春蚕啃食桑叶,将琐碎日常抽丝剥茧。我开始懂得,真正珍贵的不是记录惊天动地,而是为平凡瞬间镀上月光。课桌缝隙里初雪的脆响、百日誓师时掌心的潮热、合欢花落在毕业照上的轻吻,这些易逝的吉光片羽,都在文字的琥珀中凝固成永恒。
如今翻开泛黄的日记本,就像触摸时光的年轮。那些歪斜的字迹里藏着无数个自己:为描写紫藤花期查遍词典的执拗,模仿鲁迅文风闹出的笑话,第一次收到老师“灵气逼人”批注时的雀跃。文字不仅是生活的雕刻师,更在反复打磨中重塑着我的灵魂。当同龄人在社交平台追逐转瞬即逝的光标时,我仍执着于这种古老的仪式——让每个字都饱蘸心头的露水,让每页纸都成为生命的切片。
或许这就是时光的魔法。当我们以真心雕琢文字时,那些被诗化的记忆便会渗入血脉,在骨骼上刻下隐秘的纹路。就像童年埋下的时光胶囊,终会在某个黎明破土而出,让平凡的生命绽放出木质调的沉香。
柯尊旭:跨越自卑的桥
——读《简·爱》有感
初入初中时,我像一粒被遗忘在松脂中的尘埃,凝固在时光的褶皱里。成绩单上的数字总是不温不火,没有耀眼的特长,外貌也平凡如路边野草,淹没在人群中的瞬间,连影子都显得黯淡。课间,我常蜷缩在座位上,看同学们嬉笑打闹,心中翻涌着羡慕与酸涩。那时的我,仿佛困在茧中的蝶,挣扎着想要触碰阳光,却始终蜷缩在自卑的阴影里。 
直到遇见《简·爱》。 
起初,它只是语文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我漫不经心地翻了几页,便将它丢在沙发角落。某个雨夜,窗外的雨丝斜斜划过玻璃,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简·爱的声音从字里行间传来:“我贫穷、低微、不美,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那一瞬,仿佛有光刺破了我心中的茧。这个瘦小孤苦的女孩,用倔强的文字与命运对峙,用尊严与智慧在荆棘中开辟道路。她的故事,像一双手轻轻叩响了我封闭的心门。 
我开始模仿简·爱,将自卑与迷茫倾注于笔尖。日记本上,我写下对未来的惶惑、对友谊的渴望,甚至幻想自己化作书中的角色,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昂首挺胸。笔尖沙沙作响时,我仿佛听见简·爱对我说:“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浪费在不需要甚至轻视的地方。”那些曾被自卑压弯的脊梁,竟在书写中一寸寸挺直。 
最触动我的,是简·爱在洛伍德学校遇见谭波尔小姐的片段。这位温柔如春风的老师,没有用怜悯或训诫包裹简·爱,而是以平等的尊重为她点亮一盏灯。当简·爱因“撒谎”被罚站在高凳上时,谭波尔小姐选择倾听她的辩解,还她清白与尊严。这让我想起初中班主任——那个总在周记本上画笑脸的老师。一次,我写下“我觉得自己像教室角落里发霉的粉笔”,她却批注:“但粉笔划过黑板时,能写下最璀璨的星辰。”原来,自卑的裂痕里,也能照进他人的光。 
渐渐地,我尝试跨出第一步。课间主动加入同学的讨论,运动会上报名了无人问津的广播稿撰写,甚至鼓起勇气在班会分享读书感悟。当掌声第一次为我响起时,我忽然明白:自卑不是囚笼,而是需要跨越的桥。桥这头是瑟缩的茧,桥那头却藏着破茧的力量——就像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夜晚,纵然前路茫茫,但她选择带着尊严走向未知的荒野。 
如今再回首,初中三年恍若一座桥的剪影。桥墩是那些深夜伏案的灯火,桥索是师友递来的温暖双手,而铺就桥面的,正是简·爱馈赠给我的勇气。现在的我依然普通,但心底已生根抽芽出一株野蔷薇——它不惊艳,却带着锐利的刺与蓬勃的生机。 
合上书页,封面上简·爱消瘦却挺拔的背影,仿佛在无声诉说:生命的价值从不依附于他人的目光。跨越自卑的桥,需要的不是脱胎换骨,而是如简·爱般,在暴风雨中紧紧攥住自己的灵魂。这座桥终将通往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在那里,每一个平凡的灵魂都能站成自己的星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来的教练居然是尤纳斯——艾琳娜的父亲,我耳边仿佛响起了钟声——教堂顶的钟声。 回忆翻过高山大海,那时我还只是一个...
    清水心房阅读 198评论 1 2
  • 窗外飘起了毛毛细雨,图书管理员亚当又一次走进了心理医生柏妮丝的诊断室。 “呃呃...我开始变得晚上睡不着觉,神经变...
    虹口周蔚生阅读 76评论 0 0
  • (一)日记 基督年1682年8月26日 阴 来这里的第八天,我终于决定写日记了。 这里的空气很死寂,人们也几乎不说...
    基岩笔录阅读 209评论 0 6
  • 一片钟乳石碎片区内... 海豚1号半隐蔽在一处反斜坡背后,通过骨传导送话器命令:注意隐蔽!<战术手语-...
    谭同学_df14阅读 277评论 0 0
  •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亚都尼斯将自己的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屋子的宽敞明亮和橱窗外阳光火辣的艾...
    冷眸cx330阅读 1,565评论 12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