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小时候,村子里有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们,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二、三个孩子。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排行最小,姐姐最大,两个哥哥排在中间。

记忆中农村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农民在平日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和土地打交道,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人早早起床,开始陆续到地里忙农活。如果遇到下雨或是在整个冬天里,就会闲下来,串门子聊天,看电视。

夏季收麦子和抢播玉米是一年中最忙的事,这个时候太阳像个火球一样挂在空中,整个大地像被笼罩在闷锅里一样。为了防止麦子熟过了损失产量,又要避免麦黄时炎热难耐的天气,都在抢收着麦子。

父母总是将割麦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在前一天深夜里准备好,磨好镰刀,次日一家人早早起床,父母先在灶火里忙起来,烧一大锅开水,再热些馍。

在赶往田地的路上吃着热馒头夹上顿饭剩下的炒辣子。到地里时,大家一字排开,拿上镰刀迅速收割已经弯下头的麦秆。直到太阳高过头顶,肚子也饿的咕咕直叫了,才用架子车拉着收割的麦秆往家赶。

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帮父母干点农活,但总爱偷懒,不想下地。希望能下点雨,这样就可以不用下地干累活了,或者歇在家里,或者干点简单轻省的活,比如给猪割草。割草时能和村里的小伙伴一块疯玩,有时我们会去很远的土塬上,草的种类很多,有针叶、裤子豌、灰敲、蕴含、狼尾巴等等。割草的活基本上会贯穿整个春天、夏天和秋天。

记忆比较深的是我和父亲、哥哥们一起到县城或是外村去卖自家的菜,一路上边骑着自行车边叫卖着,“新鲜的红辣子”,走村穿巷。当每次能卖出一点的时候,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啊!

我的父母都是特别淳朴老实的农民,基本是靠着土地养家致富。那些年,遇到蔬菜旺季时,父亲就靠做点买卖蔬菜的生意增加收入。每次赚回来的钱都被我拿来一一清点,看到那么多的一元、五角、还有两角、一角被整整齐齐的摞起来时,一家人都非常开心。

父母就是靠着种庄稼和做点蔬菜生意挣来的钱养活了一家六口人。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我家的生活在同村里还是比较富裕的,有“跃进”缝纫机、“永久”自行车和“梅花”手表。后来由于供三个孩子上大学,家里基本上算是贫困户了,但是最让别人称赞的是一个农民家庭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对父母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生活有多少的辛苦,只有父母自己知道。由于子女多也确实辛苦了父母,每每在最艰苦的时候,父母都是硬扛着生活的重担,一路前行,从来没有退缩过。我要感谢父母,没有你们的艰苦奋斗,就没有子女们现在的好生活。

曾经做儿女的我们现在也当起了父母,父母养儿难,父母的恩情是那么的深厚,我是一辈子也无法偿还的,现在只能找机会多回家看看老人,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买些好吃的。其实连这点我也没有做好,总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原因,于是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其实和父母见见面、说说话,对父母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定义我的故乡呢? 在曲阜读大学时,我是济宁金乡人;定居江苏省张家港时,我是山东人;在临沂市莒南县工...
    寻你然后不见阅读 4,385评论 2 13
  • 初春清晨,一缕咋暖还寒的北风,在和煦的朝阳下,漫步在贺兰山下森林公园晨练。我和朋友们边走边聊,偶尔听到一首儿时的曲...
    蕙娟阅读 1,475评论 1 2
  • 芒种前后,又是一年一度的收麦季节。中午一边做饭,一边听书,突然被一则关于麦收的播诵声音感染着。思绪又回到故...
    做自己的风景阅读 3,043评论 0 3
  • 一 对于身在异乡的我来说,家乡随着时光的浸染,已经变成了印满怀念气息的故乡。在2017年的晚秋时节,我曾经随手写下...
    泠风思语阅读 3,008评论 0 3
  • 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穆尔 老家的院子里卧着一排上了年头的矮房子,曾先后...
    康雅阅读 3,5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