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静心篇1 调息

疗愈之路:静心篇1   调息 ~ 从平缓的呼吸到从容的心境

蔡雪芳  201906


宁静是人的自然状态。古谚说,静极光通达,这是指心足够宁静,人就会十分亮丽,十分通透。可是,由于人性中有一种浮动、躁动的倾向,人的内心总有些念头在此起彼落,就像尘埃一样,总在四处飞扬。而且,久而久之,浮躁渐渐就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这就好比一个启动着的空调,一直在运转之中,其噪音一直持续着,听久了就习惯使然,噪音会变得仿佛是自然状态了。这时,突然当你关掉空调的瞬间,才发现原来背景处还有个“宁静”在。人的心也一样,一直在攀缘一些外围的人、事或物,不是惦记这个就是挂念那个。吃穿住行、财色名食总有让我们操不完的心。以致于我们想让人的心回归到那种无所住的豁达状态,反而变得十分珍稀难得了。

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听闻《金刚经》那句“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得以开悟,这种境界是指当心无执念的时候,犹如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蔚蓝一片,无比清澈。正因为慧能大师有这番彻悟,所以他有感慨:“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相比之下,我们的感受却常常是:“我的心中常生烦恼”。

现在,我们让烦恼转向智慧,让浮躁回归宁静,这中间需要练习的就是静心的功夫。而静心的第一秘法就是调息。因为平常人的呼吸急促而无序,其原因就在于心念的扰动。心念起伏实质上就是心神不定,然后会演变成心力变弱,而呼吸是身体的一个气场运转,它由心念推动。当心力偏弱时,呼吸就变得浅而不规则,再反之影响心念。如此就使得身心整个能量有晃动,这如同月影倒映在水中,水面因风起涟漪,月影就随之晃动,人内心的宁静也就被掩盖。这时候若是学一些心理调整的技巧,因为专业性过强,运用有难度,因而学了也顶不上用。所以最实在的方法就是调息。

调息是一个至简至稳的法宝,你可以先做点状的功夫,再坚持把功夫做到片状,这个基本点就是:一吸四憋二呼,每次十分钟,一日三次。其关键在于尽量吸足呼透,用时比例1:4:2。强调憋气是因为一方面它可以让呼吸节奏放缓,最主要的是可以让身心的气血交换充分,进而对身心能量的顺畅及提升有极大助益。

世界能量级研究权威大卫.霍金斯指出,呼吸更多的是一种心智的行为,人发动呼吸的源头不是鼻子,不是肺部,也不是肚脐,而是心智及更深在的生命能量。这个能量中心与呼吸节奏相呼应,所以调整呼吸等于是在调动身心能量。

因此,当你慢慢练达了平缓的呼吸节奏时,你也就慢慢练达了从容的宁静心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慧之路 广超法师 第一讲 一、定慧基础知识 舍摩他与毗婆舍那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
    觉通国学社阅读 13,872评论 0 16
  • 中国式管理是独具魅力的,它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精华。一提到“人治”,很多人认为是落后的、庸俗的,迟延了中华民...
    瑞雪兆丰2019阅读 3,474评论 0 0
  • 蓦然回首,走过了三十多年。 不长也不短,大概是少半生了! 我蹲在路边,刚买的一盒烟,不大一会功夫就抽掉少半盒。 一...
    牛来牛去_2165阅读 2,532评论 1 10
  • How to be a good teacher? I have always been refusing to ...
    飞鸟逐溪阅读 4,369评论 2 3
  • “唯一无法忍受的事,即事事可忍受” 传记片《心之全蚀》中,诗人兰波说的话。
    未名ya阅读 4,3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