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三十四:间接暗引(一)

引用,修辞格之一,又称“引语”“引话”“援”。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引用别人的现成话语或民间熟语。从形式角度的分类:明引、暗引。暗引:即无形式标志的引用。何谓“暗引”?《修辞学发凡》指出:“并不说明,单将成语故事编入自己文中的,是暗用法。”暗引与明引的不同处在于:明引“明示哪一部分是引用语”,而暗引“就用引语代本文”。间接暗引是不注明出处或作者,只引用原文大意,引文已和作者的话语融为一体的引用。

1(诸葛亮)也并非一贯正确,有时也会失算的。人尽皆知的是他误用了典型的“本本主义者”马谡,失守了街亭。马谡的肚子里装满了兵书,背得滚瓜烂熟,随时能够选出一句来,活学活用。不幸的是他见了鬼,偏偏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条,结果在死地上一败涂地了。韩信的幽灵也不曾给他以援救。(黄裳《诸葛亮的锦囊》)【这里有四处引用,其中有两处是间接暗引;两处是直接暗引。“本本主义者”直接暗引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批评马谡是个教条主义者;“置之死地而后生”直接暗引自孙子兵法。“活学活用”间接引用林彪的话,不仅讽刺马谡断章取义运用兵法,也讽刺林彪拉虎皮做大旗的卑劣行径。“韩信的幽灵也不曾给他以援助”是说韩信曾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获得了成功,但马谡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去搬用,却失了街亭。文中的引用都带了幽默口气,借古讽今,启发联想,含义丰富,妙趣横生。】

2然而看起别的记载来,却虽是那王道的祖师而且专家的周朝,当讨伐之初,也有伯夷和叔齐扣马而谏,非拖开不可;纣的军队也加反抗,非使他们的血流到飘杵不可。(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件事》)【间接暗引是一种不指明出处,不照抄原文,只引用大意或引用故事的引用形式。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周文王)善于养老,便前往投奔,但到达时西伯昌已经去世,其子武王正准备伐纣。伯夷和叔齐认为武王的行为不孝不仁,于是在武王出兵时,他们拉住武王的马头进行劝谏,希望武王能够停止伐纣,这就是“扣马而谏”的典故。这里暗引伯夷叔齐和伐纣的战争故事,来证明高唱王道的人也有不行王道的时候,人们不可轻信他们的欺人之谈。揭露深刻,借古讽今,讽刺辛辣,入木三分。】

3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诗人自己有注释和按语:“……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毛泽东在这里借共工将不周山触毁,折断了撑天的柱子和系地的绳子的典故,歌颂了人民群众敢于翻天覆地。诗词中恰当地引用典故,可使语言更加凝练,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深邃。人们称这种表达手法为“用典”,其实也是引用的形式之一。】

4广州市北,昔有郑仙祠,香火颇盛。……清光绪间张之洞督粤,……改此祠为“三君祠”,改祀吴虞翻、唐韩愈、宋苏轼。三公皆因遭贬谪南迁者。香涛自集一联云:“海气百重楼,只为浮云能蔽日;文章千古事,萧条异代不同时。”以李杜诗句相对,铢两悉称,天衣无缝,若此又何减创造。且有自创新不能及者,琢句岂能如是老当深稳。读破万卷书,俯拾即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岂因袭剽窃之谓乎。(俞平伯《随笔两篇》)【“香涛”即张之洞。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里的对联是他撰写的。上联的“只为浮云能蔽日”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下联的“萧条异代不同时”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海气百重楼”、“文章千古事”也均是李、杜诗中的摘句。这种集句对联,自然贴切,而又机巧,是古代文人喜爱的文学创作形式之一。】

5的确,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往往是由一个很小的数量开始的。这正如集腋可以成裘,涓滴可以成江河的道理一样。但是,这并不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只要有了一个鸡蛋,就等于有了一分家当。(邓拓《燕山夜话·一个鸡蛋的家当》)【“集腋可以成裘”引自《慎子·知忠》,原文是“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腋也”。后被概括为“集腋成裘”的成语。“涓滴可以成江河”引自《后汉书·周彷传》,原文是“涓流虽寡,浸成江河”。这里引用来说明集少成多,集小成大的道理,生动有力,富有形象性和哲理性。】

6不过,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毕竟算个“好皇帝”。但是,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要巴望一个现代的“唐太宗”呢?倘若真有百分之百的“唐太宗”再世,恐怕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分之百的封建主义:什么终身制、世袭制、等级特权、人身依附、分封割据、山头行帮,以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家长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风,难免就要顺理成章地合法化了。(邵燕祥《切不可巴望“好皇帝”》)【引用俗语而不说明出处,因为“出处”对说理无关紧要。这里将两个俗语用作“家长制”和“裙带风”的定语,使两个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增加了语言的说服力。】

7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里的“牛”显然是从鲁迅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中脱化出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作者不指明出处,不加引号,直接作为奉献精神的最高典范加以推崇,既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赞扬,又是对读者的激励和号召。在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篇名句,犹如信手拈来,使语言典雅凝重,阐发道理十分精当,很值得认真研究学习。】

8父亲捻着胡子笑道:“鸿渐,这道理你娘不会懂了——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学毕业生才娶中学女生,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敢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吧?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钱钟书《围城》)【“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引用的俗语。像这样意思相同,字面不同的俗语,各地均有,引用时只是取其大意,不拘泥于文字,所以属间接暗引。父亲以俗语来证明自己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点,一方面是想提高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令人信服,另一方面,生动地勾勒出了洋洋得意的老顽固的神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