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面有石油?!

1

前不久,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石油勘探商的:

这人死后上了天堂,上帝对他说:“你符合上天堂的所有条件,不过有一个问题。属于勘探商的那一片区域,已经满员了,没有地方给你了。”

他说:“不介意我说句话吧?”

上帝说:“不介意。”

于是他把手聚拢到嘴边,大声喊道:“地狱里有石油。”

所有的石油勘探商听了之后,都涌向了地狱。

看到一下空出来的许多位置,他得意洋洋的走进了天堂。

过了一阵子,他发现那些同行们都没有回来,不禁在想:“怎么没有人发现我是在说谎?难道地狱真的有石油?”

于是,他还是决定,去地狱看看情况。

2

还记得去年老婆怀孕,我和她一起在散步、逛商场。

她常常口里轻声细数:“一个、两个、三个……”

第一次听她这么念叨的时候,我很好奇:“你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她哈哈一笑:“我在数孕妇啊,你看我们一路走过来,还不到10分钟,就碰到了5、6个,现在怀孕的人真多啊!”

我理所当然的说道:“这不是因为二胎政策么,当然很多人怀孕啦。”

……

孩子出生之后,我发现自己常常也有了类似的感觉:

现在到处都是小baby啊!

3

昨天,在读了武志红的专栏文章《命运 | 改变,从体验开始》,我把这两者串了起来。文章中提到一种心理机制:

选择性注意。

文章是这样解释的:

当我发出一个预言后,为了维护“我是对的”这份自恋,我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些符合我预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预言的信息,就被我忽略了,这样一来,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预言。

在第一个故事中,石油勘探商注意的方向是:地狱里面有石油。

一开始撒谎的时候,他是完全不相信的,同行的离开也让他洋洋得意。

但是没有人回来天堂的情况,好像真的证实了他的“谎言”。因为这和地狱里面没有石油是矛盾的。

然后他自己开始自我怀疑起来,进决定亲自去验证一下。

但原因也许是地狱只进不出,也许是天堂不给进第二次,也许是……

这些因素,他都忽略掉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我自己的体验。

二胎政策放开,确实会有很多人去生孩子。

但是真的多到一路都是,我随便一眼就能看到吗?

或许原因不一定是多了很多孩子,而是我的目光在刻意寻找,看到的小baby自然就多了。

就像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锤子,看什么问题都像是钉子。带上了墨镜,看到整个世界都是黑色。

我下意识把其他信息都过滤掉了,只保留了想要看到的那部分。

4

这样的心理机制,在股市中很容易被触发。

屁股决定脑袋的说法,相信你应该亲身体验过,或者至少会听过。

我们想要买入一个股票,是预测了它未来会上涨:

就像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想要买入中国平安的例子。我已经产生了买入的想法,查看别人文章的估值,看大V们的持仓,其实都是想要证明我这个想法是对的,我是可以买入的。

我们想要使用一个策略,是预测了它未来会有效:

就像我之前发布了动态因子策略,就尝试从各个角度来证明,这个策略未来是有效的,策略是可以相信的,见文章:

量化的实盘效果为什么总是不如回测?
投资10年300倍,你相信吗?
是什么,让你对自己的策略确信无疑?

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就容易选择性忽略了不利因素,而放大有利因素。

这就是选择性注意的心理机制正在生效。

并不是说这样的心理机制一定就不好。

因为选择性注意,我在看了武志红的文章之后,下意识将它和投资联系起来,下意识就认为这其实是屁股确定脑袋的一个很好的解释,所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预言,发现到自己选择的偏向性。

我们要关注那些能够证明我们预测的信息,也不能忽略那些和预测相关的或者矛盾的信息。

【参考图书】
书名:《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 艾丽斯·施罗德 [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142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