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补遗学习笔记一百八十五

第三卷 余采一二,以备佳话

四十二.同窗深情

【原话】乾隆戊午科,余与阿广庭相公同出四川邓逊斋先生之门。榜下一别,于今五十四年矣。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先生常向人云:“我门生不多,而一文一武,足胜人千百。”余闻之赧然。哭先生有句云:“共说师门原不忝,敢云文武竟平分?”诗载集中。后公在杭州,勾当公事,托今观察方次耘驰檄见招,而余适游武夷,无由进谒。今年冬,奇丽川抚军陛见,公在宫门,垂问余甚殷。奇公于路上吟一绝见寄云:“中侍传宣递膳牌,平明待诏立金阶。白头宰相关心甚,问了黄河问简斋。”

[译文]在乾隆戊午那次的科举考试中,我和阿广庭相公都是四川邓逊斋先生门下的学生。出榜之后我们就分别了,不曾想这一别到现在竟有五十四年了。阿相公出征带兵打仗,入朝担任相国,凭着自己的忠诚终于被封到上公的爵位,而我则回到山里,靠卖文养活自己。邓先生常对别人说起:“我的学生不多,不过只这一文一武,足以胜过千百个人了。”我却不好意思当这“一文”。我在哭祭邓先生时曾写道:“一起评说老师的学生,本来不觉惭愧,谁又敢说我可以和阿广庭平分这一文一武呢?”这首诗收在了我的集子里。后来阿相公到杭州来办公事,就托付现在的观察方次耘快马加鞭地送来文书,要召见我,而那时我正好去游武夷山,也就没有机会去拜谒他。今年冬天,奇丽川抚军进见皇上,阿相公在公门处非常殷切地向他打听了我的情况。奇丽川在路上吟了一首绝句寄给我:“宫里传令要召见,天一亮就立在金阶上等待传诏。头发已白的宰相对我很关心,询问了黄河的情况后,又来打听简斋。”

[笔记] 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一个“同窗深情的故事和诗?”

乾隆戊午科,余与阿广庭相公同出四川邓逊斋先生之门。

榜下一别,于今五十四年矣。

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

先生常向人云:“我门生不多,而一文一武,足胜人千百。”

余闻之赧然。

哭先生有句云:“共说师门原不忝,敢云文武竟平分?”

诗载集中。

后公在杭州,勾当公事,托今观察方次耘驰檄见招,而余适游武夷,无由进谒。

今年冬,奇丽川抚军陛见,公在宫门,垂问余甚殷。

奇公于路上吟一绝见寄云:“中侍传宣递膳牌,平明待诏立金阶。白头宰相关心甚,问了黄河问简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