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季推动力课程的第一次直播课种,我有幸聆听了张文质老师的讲座《今天做教师意味着什么?》,在这次讲座中,张老师说到今天的教师意味着是一个:手艺人、有趣的人、良善的人、助益的人、有创见力的人、第二种生活能力的人、有自己作品的人、有影响力的人。张老师讲完,我的眼前立马浮现出一个立体教师人的形象。掩面深思,我对照着自己,我是否是这样一个多面的立体教师人?远远不是。我连起码的手艺人都不是。我更是一个除了教书一无所能的人。汗颜!但这就是事实。
从刚参加工作至今,我不曾认真的思考过:做教师意味着什么?我曾认为,做教师,有爱心就够了。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良善的老师,我总是尽我所能关注着班级里每个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后进生特别的关注,对他们也特别的有耐心,总是愿意想方设法的去转变他们,走近他们,走近他的父母和家庭。我总是觉得,与我周围的老师相比,我更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我不过分追求分数,更不过分追求表演式的课堂教学。我把我是如何关注、努力转化后进生的,写成一个个教育故事,保存在那里,时不时拿来把玩,在我看来,那就是我努力、想做一个好老师的见证。我曾以为,我是一个特别有良心的老师,只是没有教学技能的天赋而已。难道我不知道在语文教学领域教师的一手好字很重要吗?难道我不知道一个语文老师深情并茂的朗读非常重要吗?难道我不知道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出色的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很重要吗?难道我不知道一个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文章很重要吗?难道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会背很多的古诗、名言、会讲很多的故事很重要吗?......我知道,但我不曾努力的付出行动,不曾让自己勤加练习,让自己拥有这些手艺和技能。我把它们归结于我不是中文专业出身,把它归结于我的教学技能天赋不够,因此,我的课堂总是平凡、平淡,停留在70分水平!
如果十年前我能认识张文质老师该多好!如果那时我能听到这样的讲座,让我警醒该多好!我不得不承认,我有多么愚笨。我一直以为,自己深爱着教育这个行业,我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着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我一直都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不曾有人像张老师这样真正的将我点醒。因为我真的太笨了。我是这样的愚笨,非得手把手的教才行。我做不到举一反三,做不到拥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我不曾敏锐的感知到、精准地判断出做一名好教师拥有一项或多项好的手艺是多么重要。因为我就是吃这碗饭的啊!再次汗颜!
那我凭什么站稳讲台,凭什么吃这碗饭,凭什么得到学生的敬佩、同行的认可......我有什么资格抱怨同行对我那一笔字的冷嘲热讽?有什么资格抱怨同行对我的语文课堂的不屑一顾?我深深的意识到:今天做教师,只有良善是远远不够的。做人也是一样。我还得具备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和手艺。
从今天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答案是肯定的,从今天开始,跟着老公练字,他是书法老师,我每天跟他练习一张;从今天开始,跟着儿女背诵古诗,每天一首,他们也在努力背诵;从今天开始,自己练习讲故事,每周讲出一个故事,对着镜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