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哥城墙绕了7天就塌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书上的这个细节:以色列人需要攻打耶利哥城墙
↑给了一个很奇特的方式:绕城7天,前六天一天绕一次,还不能说话,一直到第七天,要绕7次,然后呼喊。这看起来实在荒唐,可能连敌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但↑为什么他要用这么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带领百姓呢?↑若愿意,一句话就能让城墙坍塌。毕竟他曾让红海分开,也曾让太阳停住。他当然不缺能力,也不需要他们的脚步。但他竟然选择了这种方式——让这些百姓绕、等、再绕。在人看来,战争应当有策略、有计划、有武器、有胜算。
可↑让百姓攻打耶利哥时,不准用刀,不准攻打,不许喊叫,只准行走。这在策略上看似毫无意义,但也说明了:他的工作方式,和人的方式完全不同。头六天,他们每天绕一次,却不许说话。他让这些人连续6天面对同样的景象——高大的城墙、冷漠的守军、毫无改变的局面——不是要折磨他们的耐心,而是要炼净他们对“可见结果”的依赖。信心的本质,不是凭眼见去判断,而是在看不见任何进展时,依然按着↑的话语前行。然而正是在这六天的沉默里,教会了他们信心的功课。真正的信心,不是在奇迹出现时才生长的,而是在看不见结果时仍然愿意瞬-服的那一刻被炼成的。
↑让他们的信心在重复中被磨炼,让他们的理性被打碎,让他们在安静的步伐中重新学会依靠。他们有武器,却被命令不用;他们面对坚固的城墙,却被要求沉默。↑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的计划里并不重要。他带领他们绕城,是为了让他们经历那种“我什么都不能做,唯有依-靠你”的状态。人在彻底无能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依-靠。
那时,信心不再是一种观念,而成为一种依-靠的姿态。他要他们明白,胜败不在兵器,不在人数,不在人的算计,而在他自己。他的路常常与人的理性背道而行,因为他要人靠信心而行,而不是靠眼见。他让以色列人用一种“看似无效”的方式前进,好让他们在一次次的绕行中,慢慢放下对自己力量的倚赖。当第七天到来的时候,他的时间满了。以色列人按着他的吩咐吹角、呼喊,城墙应声而倒。
其实,倒下的不是那堵墙而已,更是人心中那堵“我可以靠自己”的墙。他要的从来不只是奇迹的结果,而是信心的过程。我们的生命中,也常有这样的时刻。
有些问题我们明明努力了,却依旧无解;有些事情我们反复求,却迟迟没有回应。我们想动手解决,却被他拦下;我们想喊叫,却被他要求沉默。那并不是他不作为,而是他在等我们放下。他要我们明白,依靠不是退路,而是出路;
瞬-服不是软弱,而是力量。他常常让我们绕,不是要折磨我们,而是要借着这条绕行的路,教我们如何依靠他。他完全可以用一句话解决问题,但他却选择用七天去塑造人。
他的方式从不迎合人的效率,却能最深地改变人的心。因为对他而言,倒下的城只是外在的记号,真正需要被拆毁的,是人心里那座不信的城;而被建造的信心,才是他真正要得着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