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036--042/7篇
古训新说
本期题目 036 不计大功求小善
037 恶木阴可息
038 伏久者飞必高?
039 俭以济贫终难济
040 尽志而无悔
041 君子谋道也谋富
042 贫乃顺境质疑
古训新说
036 不计大功求小善
古人于论及人君评价臣子之道时,认为:不计其大功,总略其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以今用人“标准”度之,意为忽视其大行本质,只重细枝末节,乃为人才失察之道。
窃以为:“不计其大功”固非;“求其小善”则是。当应计其大功,求其小善,大小兼行,方为察贤之道。君主论臣与厂长用人,纵使“级”有别,然道相通也。
诚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之常情,莫不有短。俗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且,小过亦未必累人。古今不乏不拘小节而终成大事者。然则,小善又不可不求。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媒体报道多少落马贪官,大多忘却“勿以恶小而为之”古训。究根溯源均始于不屑求“小善”之故。夫过无关德行则小;事涉人品则大。故小过,当亦慎之,小善则当求之。
田子曰:察贤之道,大功不可不计;小善不可苛求。如是,贤者,不远也。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37 恶木阴可息
古之仁人志士,颇讲立志,崇尚气节操守,且信大论益志。云:“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奉行节义,知廉耻,纵然颠沛,依然匪亏,坚持雅操,终不过差。然也有过之者。“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便属典型之例。非盗泉之水难饮,恶木无枝遮阴,实为志士行操守之苦心耳!
夫,盗泉水可止渴;恶木阴可避暑。弃之不用,宁受唇干舌噪之苦,烈日曝晒之累。看似气节高尚,其实迂腐呆板,又愚不可及。须知泉水、恶木并无灵性,不过一水一木而已,本无社会属性,何须与万物之灵人之品性挂钩?
热不息恶木阴,并非仅古之志士操守。今人也有步后尘者,然其意义已不可同日而语。数十年前之“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及姓“资”还是姓“社”之争便类似。不过,古之尚属志士操守,今之则为极“左”言行。
田子曰:猫之优劣,视其捕鼠如何!人凡举事,倘能既利己,也益人,且功在社会者,盗泉水能饮,恶木阴可息!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38 伏久者飞必高?
古人曾云:“伏久者,飞必高。”细细体味,此言有误。误在“必”!
世固有伏久然后高飞者。比如,科学家致力于科学实验,发明创造。自“囚”于密室,呕心沥血,历经数百乃至上千次实验,经月累年而不辍。一旦成功,名震天下;再若马拉松运动员,冒酷暑顶寒冬,不畏风刀霜剑,日日苦炼,待到比赛时。倘能披金挂银,甚至破记录。创奇迹,便能令举世瞩目。此类成功者,绝少偶然性因素,必靠“伏久”,方能“飞高”。
世也有无需“伏久”而高飞者。君不见“新星”辈出之当今,不少因一片封“后”、一曲走红、一书成“家”、一夜暴富,甚至一“脱”成名者,可见不少高飞者,无需伏久。
世更有伏久而不飞者。试看芸芸众生,细观三百六十行。行行虽有状元,行行更有无名之辈:无名之辈中,岂无“伏久”之人?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前堪称“伏久”,然至死未能高飞,堪属一例。前人若此,今人亦然,璀璨群星,更多无名之星。
田子曰:伏久者未必高飞;高飞者,未必经历久伏。人之高飞,固在于伏,更在于机。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39 俭以济贫终难济
崇尚节俭乃中华民族之美德,国人之优良传统。可观当今世界,物欲横流,追求享受堪称时尚。可见,吃好、穿好、享乐实乃人之本性。何以国人先前有“觉悟”若此?想来那时“艰苦奋斗”教育远不如今日之有力。以此推论,节俭美德并非国人天生就有,实为迫于生计,“贫无可奈唯求俭”而已。
崇俭之道甚多,择要有三:
一曰安贫乐道。耐苦安乐多。贫不改节若先贤孔门弟子,子贡不阿谀富者;子思依然弹琴自娱。更有面对贫穷,滋味犹“澹如秋水贫中味。”觉天地寥廓,秋水淡远。视长天共秋水一色,心境平静;
二曰勤俭兴家。称无欲则刚,粗砺能甘,俭以济贫。总结历史经验,成由勤俭败由奢。
三曰积财害多。晋人石崇富可敌国,遭人忌杀。如今大款家有狼狗护院,出行保镖贴身,便是财多惹的祸,恐遭人算计。总之财多未必是好事。
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其过。积财遗子孙,遗害更无穷。而今倡导能争会花,若敢花明日之钱,更是领风气之先。多多消费,兼有拉动“内需”之功。嘻!俭以济贫之说已鲜闻也!
田子曰:穷而俭,虽可济贫,然终究是贫。何况,世人浮躁之心、暴富之欲日甚,岂一“俭”字能济?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40 尽志而无悔
王荆公尝游褒禅山,游而有思,思而有得,得而便成《游褒禅山记》。记中叹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矣。”进而又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窃思其意为:非志难成大事,尽志当言无悔。
荆公之叹虽系涉险游历,然世事大抵若此。初,予感荆公所言极是。尤以“非有志者不能至”为然。观古今多少成大事者,皆不惟有济世之才,更兼有坚忍不拔之志矣。后之再思,尽志而无悔,似觉不尽然也!深思之,益觉非也。吾道:“尽志不成则悔甚”。何也?盖因未尽志,成固可喜,败亦欣然;已尽志,常人付出尚思回报,况欲成大事者乎。
昔,刘项相争,楚霸王无颜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石达开兵败蜀道天险;康、梁戊戌变法最终无成。今,前几辈国足四十余载“冲出亚洲”好梦难圆;旅游探险家余纯顺穿越“死亡之海”,魂断大漠……。略举今古几例,当事者既非无大志,更非未尽力。然事终不成,能言无悔呼?否。不惟己之悔甚,世人也为之扼腕也。
田子曰:尽志而无悔,谬。与人可谓廉价安慰;对己则几近与阿Q为伍也!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41 君子谋道也谋富
古之君子,重道义,轻富、耻言“利”,似有视“钱财如粪土”之风度。孔夫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不同,不相为谋。”对此,唐.柳宗元笃信之,并言:“君子谋道不谋富。”吾道是:若今日再信奉此论,则误天下苍生则甚也!当言:“君子谋道也谋富。”两论虽仅一字之更,然“道”不同也!
“君子谋道不谋富。”于今观之,实为迂腐之论!一则与现实不符。试观当今天下,堪称为“君子”者,为人师表、文坛大师、梨园名流、商界精英乃之各界大腕,可有几人不谋富?可有几人不曾富?当年焦裕禄病逝之际,家资与百姓无异;孔繁森殉职之时,囊中空空如洗。欲求今日君子贫贱若焦、孔英模者,既难也无此必要;二则,以理而言,君子固当谋道,然谋道为何?倘坐而论道,不以富国强民为本,则空谋此“道”又有何益!反之,倘能论道谋富,富泽一方,岂非功德之事。即便纯为个人计,一人先富,只要富而合“道”,至少也可为先富范例。故,今日之君子,当谋道也谋富!
田子曰:谋道有正、歪之别,谋富亦然。君子之道在于谋道谋富,均要合“道”而已!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42 贫乃顺境质疑
清.王永彬著《围炉夜话》有“读书人贫乃顺境”语。意,真正读书之人不以清贫为苦,心中仅有读书之乐而无复他乐。清贫足以养廉且足以诚心。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犹不改其乐便是楷模。正若唐.刘禹锡《陋室铭》所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诚然,读书人开卷有益,捧咏佳文自有其乐。然言读书有乐,清贫能安亦乐,固可,言贫乃顺境则非也!
俗云:无钱困死英雄汉,有钱能使鬼推磨。笔者无意鼓吹金钱万能。不过,无钱则万万不能则明也。即以读书人而言,清贫安能有顺境。报载披露,多少农家子弟靠“希望工程”方能重进学堂之门,多少人因无钱而辍学,过早负起生活艰辛之重担。无钱难有深造机会,无钱一路坎坷,万事难行。可见,清贫哪有顺境可言?
田子曰:君子有乐得安贫,贫者读书无顺境。万千世界多例证,待到顺时须成名!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