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摆阔

                                                                                  2022-09-19

                                                                                  016--020/5篇


古训新说                                          

本期题目        016       摆阔  

                      017      不敢为天下先

                      018      取财之道

                      019     为善扬名非真善

                      020      闻人过失言与不言!


古训新说

016                                                         摆阔  

        奢侈摆阔,古今皆有。

        曹阿瞒名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故大凡帝王富豪,穷奢极侈者多吃喝玩乐处处摆阔。唐玄宗为安禄山起第于亲仁坊,敕令但穷极壮丽、不限财力。理由仅是“胡眼大,勿令笑我”;五代淮南扬渥居丧,燃十围之烛以击球,一烛费钱数万;南朝梁人鱼宏更绝,其自述为官“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庶尽”,极力追求“人生但欢乐,富贵在何时”。

        今人奢华者,古人若泉下有知,必自叹不如。情系豪华,店家敢称王称帝;梦绕黄金,富豪多挥金挥银。随手拈报载消息三则:某地极品宴,一桌客人消费36余万元;高达900万元天价名车宾利AMAGE728,去年全球只销5辆,其中3辆车主为中国新生代富豪;豪华婚礼系列,标价999万元,吓不倒财大气粗者……呜呼!若此等摆阔能不叹为观止。

        田子曰:古今奢侈摆阔者,纵形式有异,然本质大致相近。即,所耗银两想来绝非自身血汗钱。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17                                                               不敢为天下先

        日前,浏览案头书,偶见《老子》中有云:不敢为天下先之句。其句与慈、俭并称为“三宝”,且持而保之。

古人将“不敢为天下先”视为立身处世之宝,谅必当是经验之谈。“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之说,想来在古亦然。大凡敢为天下先者,下场凄惨者居多。故以“不敢为天下先”警言处世,纵然成大事兴许不足,然全身自保则绰绰有余。然则,以今观之,此“宝”已不足为宝。

        诚然,敢为天下先风险难免。以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农户密写血书,行分田承包为例,是时,实系敢为天下先之举。倘若事泄,重则杀头,轻则牢狱之苦难免。观今日华夏农村改革发展之盛况,“小岗”敢为天下先之举功不可没。况且,设使天下人人缩手蹑足不敢为天下先,何来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不敢为天下先,误矣!

        田子曰:凡举事利在社会、益泽百姓、功延千秋,敢为天下先者,功莫大矣也!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18                                                                     取财之道

        财,人所皆欲,然取之之道有别。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我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何以取之有道只谓君子不言小人?皆因君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君不见屈原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而小人则不然,大都“穷斯滥矣”!倘以爱财,必以取之有道之说于小人,无异于对牛弹琴耳!

        然,事有大谬不然者。当今,明火执仗,打家窃舍,坑蒙拐骗,取财无道之小人固多不胜言;而多少居要位之“君子”,受贿、索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取财失道之例也频频见之媒体:北京王宝森、江西胡长清、广西成克杰、海南戚火贵……。乃失道之“君子”典型!实为世人戒!

       田子曰:财,人所欲;义,人所守。毋取非义之财,诚为君子之道!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19                                                                         为善扬名非真善

        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一书,书中多言近旨远,促人警觉箴言。实为助人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之良书。书中有善恶之说,亦富有哲理,见解特独、兼具趣味。语云:“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其旨在言: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

        窃以为:为恶而畏人知,实乃世之常理。固有为恶之人良心未泯,羞耻之心尚存之故,然亦非尽然。盖为作恶者逃避法网制裁。须知,目前犯科作奸之徒,大案要案之犯,大多非作案手段恶劣,即涉案金额巨大。一旦落入法网,或受半生牢狱之苦,或上断头台,一命呜呼。作恶者岂有不畏之理。至于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之徒更非一般为恶之徒另当别论。

        窃再以为:“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所言及是。故雷锋为善为助人。无私奉献,施恩于人不求图报;坚持数年初衷不改,出平凡而伟大。而世有行善者,急欲人知者众,尤以商家赞助为甚。诚然,商家以行善为名,实收广告效应,赢利为实,系其利益所在,无需苛求,然其善举出于扬名之心并非真善!

       田子曰:行善而隐名,施恩于无缘,方为真善!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古训新说

020                                                                      闻人过失言与不言!

        闻人过失言与不言?古尚不言。君子隐恶扬善也。名人亦作家训诫子孙。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于征途中书《戒兄子马严马敦书》。其开篇云:“吾欲尔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据称马援以上之所言,为后世各家训教子孙所引为经典。也为历代选家所青睐。诚然,马援从严家训,欲子孙慎言处世立身,用心固良苦。其言能久传不衰,为历代家训者称道,确有可取之处。然细思之,也不尽然。

        一曰,闻人过失口不可得言,想来既指当面又含人后。当面不言则虚;背后不言则难。

        以背后不言为例。人道是:谁人背后不被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人之一生,不被人说难,不说人恐也难!

        二曰:闻人过失口不可得言。于今日之眼光观之,倘于无关之常人,则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嫌;若于深交之挚友,则非诤友之道。说重一点,则与见死不救无异!

        田子曰:闻人过失,不在于言与不言,而在于为何言,言什么,怎么言。居心不良,不言亦谬;出于善意,则言之又何妨!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格言联璧》作为一本蒙学读物,究其阅读对象来说也就是定位在乡里小儿层次,可其中之微言大义是需要人参悟一辈子也不一定...
    月圆天心阅读 5,656评论 2 4
  •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那人在灯下_阅读 6,038评论 2 16
  •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
    暂且无名阅读 3,717评论 0 2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刘月Luna阅读 5,268评论 0 0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
    臻保财富阅读 4,8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