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有百岁老人,政府给什么奖励?】
查了一下,各地政府对百岁老人都有奖励措施,主要包括高龄津贴和长寿补贴,金额不一,有时同一省的各地市都有区别。
北京最高,每月3000元
深圳、上海均为每月1000元
浙江每月800元,但经济强市衢州可达每月1000元
其他也有每月500-600元的不等
这是经济奖励,其他是否还有精神表彰?这个问题似乎离我比较遥远。
尊老尚齿,一直是儒家的治国理念。
【宣德郎刘锡永父元年一百四岁可承事郎】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四月十八,河南开封,时年51岁
敕刘元年:尚齿教民,三代之义。咨尔百年之故老,乃吾六世之遗民。自非吉人,莫享上寿。张苍仕秦柱下,而至汉孝景;思邈生隋开皇,而及唐永淳。古有其人,乃今亲见。何爱一命,慰其子孙。可。
公元1086年的今天,苏轼就帮朝廷起草了一份封赏百岁老人的文书,根据文本,大约可知当时百岁老人的待遇:
1、表彰人瑞刘元年(刘锡永之父)104岁高龄,授予其子刘锡永宣德郎(正七品文散官),并追赠刘元年承事郎(正九品文散官,也有说是正八品)。
2、承事郎虽为虚衔,但按《庆元条法事类》,可享减免赋役、赐绢帛等优待。
3、既是虚衔,暂时没有查到是否享有现金俸禄。
4、敕文强调“自非吉人,莫享上寿”,将长寿归因于个人德行与王朝德政,实为对“元祐更化”合法性的变相歌颂——刘氏长寿恰逢“圣主中兴”。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宋代人均寿命约30岁,因此刘氏能活到104岁堪称奇迹。但是,几年后苏轼贬到海南,竟也发现不少百岁老人,“然儋耳颇有老人,年百余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这更给了他随遇而安的定力。
【东坡日历】
2025年5月15日,周四,乙巳蛇年,农历四月十八
41岁,是日,在诸城(山东潍坊),作《雩泉记》。轼。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四月十八,时任密州知州。
51岁,是日,在开封,宣德郎知安化军诸城县事刘锡永之父元年一百四岁,特与承事郎致仕。吾撰制词。自非吉人,莫享上寿。古有其人,乃今亲见。何爱一命,慰其子孙。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四月十八,时任中书舍人。
52岁,是日,在开封,撰《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二首》、撰《赐许将辞免恩命不允诏》、撰《赐知乾宁军内殿承制张赴奖谕敕书》、撰《赐河北两路诸军秋季银鞋兼传宣抚问臣僚将口宣》。轼,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四月十八,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55岁,是日,在钱塘(浙江杭州),晤富阳令冯君,得见元丰六年所贈段屿书。同日,与刘季孙往龙山真觉院赏批把,有诗。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四月十八,时任杭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