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家人们,早上好

2024.1.13 VIP群打卡总结:

今天打卡内容:

第三章《父母的人格》

——苦苦栽培的孩子会成为“小白眼狼”

我们讲包括父母的高期待、焦虑型等,形成对孩子的控制和不理解,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和性格。但是通过这些讲解的核心就是父母的人格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孩子会习得父母的情绪,受父母生活的影响,会导致自己内心的状态发生变化。本节重点讲:你的孩子不爱你,原因不是孩子,而在于自己。通过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改变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前面讲父母的期待、双标,以及本节放下自我的爱,都是父母的人格和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今天大家一定要重视。

为什么你苦苦栽培的孩子会成为“小白眼狼”?小白眼狼其实就是忘恩负义、不懂感恩、自私任性、没有教养。我们经常讲,你生的人不爱你,是你这辈子最痛苦、最失败的事,这也为我们家庭教育指明了进一步的方向。无论孩子未来的学业如何,首先得成为一个有教养、爱我们的人。

P127-129页案例:家庭里一个是包揽型,一个是粗暴型,对孩子会造成自卑的心理。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原生家庭的习得和自卑,以及忧惧会让自己变得懦弱,会让自己向生活妥协。教育没原则,孩子习得自卑、自私会影响未来的生活。】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里面卑微、妥协、不自爱、懦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我们没有原则,孩子就没有教养。孩子习得了父母的性格和人格,自然也就会影响他的一生。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我们要重视。

P129页,对于孟女士所提出疑问【讨好是弱者的本性。】

越是弱小的,越渴望力量,在孩子的心中,爸爸的力量是他恐惧却又渴望的,所以孩子会不自觉的讨好爸爸。【就像我们讨厌狂傲、有权势的人,但我们又渴望自己是有权势的人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的一种本性,讨好、向强权低头,这是人的本性。】

二、害怕受到惩罚(自保,自我保护)从孟女士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来,孟女士对待女儿的态度比较温和,而丈夫却非常严厉。换句话说,女儿如果违背了妈妈,付出的成本并不会很高,但违背了爸爸,就可能会遭受严厉的惩罚。趋利避害同样是一种本能,正因为如此,孩子才会表现出欺负妈妈,讨好爸爸的现象(这是本质原因)

三、对软弱的痛恨(冷漠他觉得你弱,他对你也不展示出同情或者爱你)

P130页,我想孟女士并不符合女儿心中的理想妈妈形象,孟女士比较软弱,缺少力量,这就意味着孟女士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她自己和女儿,于是女儿在潜意识里就会愤怒。这个愤怒,一是出于对妈妈无法自我保护的心疼,二是出于妈妈不能保护女儿的恐惧和害怕。

所以女儿会对妈妈产生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就是需要妈妈时依赖妈妈,不需要妈妈时攻击妈妈。换句话说,孟女士平时对女儿没有边界的溺爱,实际上是培养了她一个和她共生,同时又嫌弃她的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放下自己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害,没有原则的教育就等于没有教养。所以,作为一个妈妈,我们要做到自爱、自我保护、自我有力量,不能懦弱和一味的妥协,不但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也把自己的生活活得一塌糊涂和糟糕,没有品质。】

孩子为啥会欺软怕硬,成为白眼狼?

1、讨好型,恃强凌弱。

2、自保是本能,趋利避害。3、冷漠。因为讨好和自保,所以他表现出来是冷漠,也是一种结果,就是可怜又可恨的一种心理。

P131页,孟女士因为婚姻不顺,也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甚至想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时,还想换一个轻松的闲职,以便更好的照顾女儿。孟女士的这个想法已经说明了孟女士的世界里是一个以女儿为中心,没有自己。一个没有自己的人,会获得女儿的欣赏和仰望吗?

P131页,答案是否定的。【通过这里就可以再一次证明我们为什么要读《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手册》?如果有和这个孟女士有相同性格的妈妈,那我们就要去反思自己,改变自己,通过学习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手册来提升自己。总结一句话:妈妈不懂爱自己,孩子怎么能够爱妈妈?】

P131页,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给自己高质量陪伴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斗志的弱者。【简单的说,孩子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大包大揽溺爱的包办。】

P131页,女儿在孟女士面前展示了两种状态:一种是绑架和威胁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比如用跳楼恐吓离家出走的孟女士回家,另一种是担心父母离异,自己成为“孤儿”的一种恐惧心态。【因为他害怕,所以他用控制这种方式来自我防御和保护。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去控制妈妈,因为他恐惧和害怕。】

P131页, 一般来说,越是心理力量弱的人,在家里就呈现出“窝里横”的状态,可是一到社会上就显示出非常软弱。孟女士的女儿就是这一类型。【窝里横就是欺软怕硬,这种方式只对家人有用,对外人来是没有用的,所以对家人有用,对在乎自己的人有用。】

P131页,女儿为什么能够威胁妈妈呢?因为她对妈妈的弱点了如指掌,所以她会得寸进尺,他会以毁掉你最在乎的东西来威吓恐吓妈妈,达到控制妈妈的目的。不要小看孩子,实际上孩子天性就有“控制父母”的潜意识,这几乎是一种本能。【总结:自保式的防御是本能。通过孩子自残,说自己抑郁、有病、说自己头痛,甚至要去自杀的方式,其实是自我防御的一种本能,但有的是通过自保的方式防御,来控制父母;有的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的压力。】

P131页,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这样的孩子你不加以矫正,那么以后他长大就会习惯用这种“无赖”的方式去控制他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种模式能对谁起作用呢?显然只有对在乎他的人,那么这种无赖和控制才会发挥作用。

P132页,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但是所有人的忍耐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这样的方法最终会一定失败,到那时,女儿可能会因为方法的失效而产生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的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控制不了别人的人,他就会易怒、自残的方式来惩罚自己。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出易怒和自残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P132页,另外,女儿之所以能控制孟女士,也是一个双方配合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因为孟女士一再退让才导致孩子得寸进尺,包括孩子都可以自如的施加对孟女士的掌控。【当然也包括她的爱人。没有原则软弱,孩子得寸进尺,那么没有原则和软弱也会让你身边的人来不断的去伤害你。】

P132页,为什么孟女士无法让孩子接受“爸爸妈妈离婚后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但仍然爱你”的道理呢?原因就在于孩子并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真正的爱和由爱带来的安全感。

P132页,爱是一个人的底气,生活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下的孩子,其安全感是缺失的,女儿之所以对孟女士说的话充耳不闻,是由于她内心的恐惧,这背后的逻辑是:本来我拥有的爱就很稀薄,安全感就很缺失,如果连这点东西你都拿走,那我还有什么呢?所以我不听,我不听,虽然我现在拥有的爱很“残破”,但这是我唯一的东西,我要誓死捍卫。【这也是孩子易怒、自残,来威胁、控制妈妈的根本原因,是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窝里横的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恃宠而骄、自私任性(这是他以后的人格)

2、走向社会后社交能力差,消极悲观(没有好人缘)

总结一句话:自私任性的人他都本能去控制别人,有控制就一定会有反抗。这也是窝里横孩子的危害导致的结果,可见他的人生也不会幸福,那他以后的家庭、教育,也一样会是如出一辙的复制。

P132页,女儿所有的张牙舞爪,背后其实都是防御和恐惧【防御和恐惧是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也是他控制妈妈的原因。】

P132页,作为母亲,孟女士需要完成自我成长,才能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影响。【一句话:对于白眼狼的孩子,对于缺教养的孩子,我们首先做的是自我成长,改变自己。孩子有问题,家长要先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影响孩子。】

P133页,孟女士需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善良,不是毫无原则的软弱,而是有底线的善意。

P133页,另外,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接纳理解和尊重。孟女士说她经常赞赏孩子,但是她的夸赞可能用错了地方。孩子需要的不是单纯夸赞的形式,而是父母对自己的积极关注。【夸赞要就事论事,要精准、精确】同样,孩子需要的也不是空讲大道理、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的管教,而是让他感觉到真正的被理解、接纳和尊重的感觉。

P133页,只有孩子内心有丰盈的安全感,他才能接受“爸爸妈妈离婚后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但仍然爱你”的这样的道理。

P133页,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孟女士是孩子的妈妈,但她首先应该先成为自己。如果希望孩子是一个积极、阳光、自律、向上的孩子,那么她需要自己先成为一个阳光、积极、自律、向上的成年人。【通过这个点让我们反思:你先爱自己,才能够爱孩子。你先正自己,再去正孩子,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如何让孩子有教养?

1、接纳和尊重孩子(对有问题的孩子或者是教养缺失不足的孩子)

2、积极的关注,精准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真诚和发自内心的被认可。

3、学会爱自己,做孩子的标杆。你都不爱自己,孩子在你这里哪能感受到力量呢?就没有安全感。

4、家和万事兴,首先是家庭和睦,也就是我们经常讲上游是自我和谐,中游是夫妻和谐,下游是亲子和谐。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家庭和父母的影响。

P133页,没有任何人可以靠放弃自我来成全别人,无论这个“别人”是丈夫还是孩子,你的自我放弃除了让你的人生停滞不前之外,还会影响你的孩子,让孩子和你期待的样子背道而驰。毕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根本没有能力爱别人的。【也就是孩子对你的信任,不是你用语言和讲道理告诉他的,而是孩子用他的眼睛和内心去感受到的。总结:交有原则、养有底线,爱自己、再爱孩子,正自己,再去正孩子,才是一个母亲在一个原生家庭里应该有的正确位置和正确心态

第三章讲的主要是父母的人格,而这一节的核心就是妈妈的人格是自卑、懦弱、妥协,溺爱孩子,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私任性对母亲是得寸进尺的控制。像爸爸这种强权强势力量,就妥协,害怕受到惩罚,趋利避害,同时用控制妈妈的方式来获得自己内心的这种恐惧,恐惧感,实现防御和自我保护。

本节简单总结:

今天内容不多,但很深刻,希望大家好好的整理、反思,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大包大揽,溺爱代办的这一种。同时,在对孩子,对我们的控制上,我们体现出一让再让的妥协。在家庭里面,我们是否有自己正确的位置,我们是否是一个先爱自己,再爱家人的人?如果不是,那我们就要自我修正,但不能负能量和抱怨,也不要因此造成家庭矛盾。孩子为啥会欺软怕硬,成为“白眼狼”?

1、讨好强势者,反感弱势者,对力量的低头。

2、通过本能进行自保,趋利避害。

3、她可怜你,但是她更恨你,结果她是冷漠的。

孩子为何“窝里横”控制亲人?

因为恐惧,没有安全感,自保和防御,是她的人生本能。

“窝里横”的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1、恃宠而骄,自私任性

2、社交能力就差,消极悲观,不合群。(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社交和发展)

如何让孩子有教养,我们如何改变呢?

1、接纳和尊重孩子

2、积极的关注,给出竞争的表扬。

3、学会爱自己,做孩子的榜样和标杆。

4、家和万事兴。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家庭,先改变修正自己,先反思,自我成长。

今天内容不多,但很深刻,希望大家好好的整理、反思,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大包大揽,溺爱代办的这一种。同时,在对孩子,对我们的控制上,我们体现出一让再让的妥协。在家庭里面,我们是否有自己正确的位置,我们是否是一个先爱自己,再爱家人的人?如果不是,那我们就要自我修正,但不能负能量和抱怨,也不要因此造成家庭矛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