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抱歉
统一路440号的沙发上,陈思惠静静躺在李光海的怀里。她皮肤柔软,面色微微泛红,半掩的胸脯上下起伏。李光海慢慢亲吻上去……
“光海!”
李光海突然惊醒,发现自己身处黑暗,内心痛苦不已。
“光海!”
意识到是爷爷的叫声,李光海勉强高声回应道:“哎!我在呢!”
“人家小姑娘在院外等你半天了,赶快起来!”
“好!”
李光海翻身下床,迅速穿好衣服,走到院外。蔡晓彤正站在门口不断驱赶着蚊虫。
“晓彤,你来多久了?快请进,我马上就好。”
“我在这等你。”
听到蔡晓彤如此平静的声音,李光海想起昨天的事。他赶紧回应:“我很快就来。”
跑到屋里,李光海看了下手表,已经6点11分。一阵收拾后,他来到院外。看到蔡晓彤还在挠胳膊,李光海又往屋里跑:“等我一下,我给你拿清凉油。”
“不用,赶紧走吧!”
李光海从房里拿出清凉油,跑到院外递给蔡晓彤:“不好意思,昨天睡太晚。这样,我骑车载你,咱们可以快一些。”
“嗯。”
到汽车站后,李光海发现蔡晓彤面色惨淡,非常的憔悴。他锁上自行车,在早餐店买了两份满煎糕和豆浆,提到车上:“来,吃个早餐,恢复下精神。”
“谢谢。”
“别抓啦,多涂一些清凉油。”
“嗯。”
“你还好吧?”李光海凑近蔡晓彤,被她远远避开。
“我没事,谢谢。”
快到中左时,一直没讲话的蔡晓彤正视李光海:“我来说明一下这次的接待方案。”
李光海微笑着说:“洗耳恭听。”
“台胞曾有田先生,将在今天携妻子李心月来我县探亲。他们上午9点钟到达中左市客运码头。探亲目的是遵照父亲遗愿,来我县大岭乡君水村认祖归宗。因为县台办帮助他寻访到了大陆家人,所以由我们两个按照普通台胞规格进行接待和陪同。接待过程主要包括:到码头迎接,安排在九合宾馆下榻,带领他们到君水村认亲,到曾氏宗祠祭祖。他们这次来大陆行程短暂,预计后天回台湾南投县,仍然由我们俩欢送。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光海故意找话题:“是不是由你向他们介绍一下家乡几十年的发展变化?”
“肯定是我啊,反正你也不喜欢这份破工作。”蔡晓彤望向窗外。
“我来也行,我来也行。”
蔡晓彤径直走下车。
来到中左市客运码头,李光海有意调动气氛:“哇,蓝天绿水金沙滩,海边风景好美,真羡慕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
“是啊,我特别喜欢这。”蔡晓彤笑一下,又突然拉下脸。
李光海郑重地说:“晓彤同志。”
蔡晓彤看向李光海。
李光海弯腰:“昨天的事,我非常抱歉。”
“哦。”
“我本来学的是化学,一个比较有前途的专业,可大学毕业时却被分配到了县台办。这让我学到的知识没了用处,也让我和惠惠的未来计划泡了汤。昨天我误以为自己有了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你说得对,那确实是以权谋私,真的对不起。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其实我也慢慢喜欢上了台办的工作。你工作积极主动,为人乐观,又阻止了我的错误想法,是一位优秀的师傅,非常感谢。”
“快走吧,他们要到了。”
“那我们还是同志,还是朋友吧?”
“我不配。”蔡晓彤脚步轻快。
二、吸引投资
9点17分,一对面色惨白的中年夫妇向蔡晓彤和李光海走来。男人虽然不太舒服,但健壮的体格让他看起来很有活力。女人比男人高半头,纤瘦的身体让她看起来软绵绵的。
“你好,我是曾有田,这是我老婆李心月。我们刚办完旅行证就看到了这位小姐举的纸牌。”
“你好,我是九合县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蔡晓彤。这位是我的同事李光海,就是他为您找到大陆亲人的。”
李光海微笑致意:“两位好。曾先生,冒昧问一句,您和曾太太这是晕船了吧?”
曾有田望着将手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李心月说:“是啊。我们前天在日本休息了一晚,已经好了很多,没想到今天又有点晕,回去时再也不能走水路了。”
“光海,咱们先扶曾先生和曾太太到椅子上休息。”
李光海点头回应,然后对曾有田夫妇说:“两位的包如果没有贵重物品的话,我可以帮你们提着。”
“谢谢。”李心月放下自己的挎包。
李光海提着两个人的包,和蔡晓彤一起将曾有田夫妇扶到了座椅上。
“曾先生,请问你们是否备了晕船的药?”看到曾有田摇头,蔡晓彤继续说,“光海,我先照顾他们喝点温水,你去买药。等他们好些了,我们再带他们回县里也不迟。曾先生、曾太太,你们觉得这样可以吗?”
“我是有些渴,就按你们说的。”躺在丈夫腿上的李心月回应道。
“好,我去给你们拿两杯水。”蔡晓彤起身。
问过客运码头的同志后,李光海就近买了一盒晕船药给曾有田夫妇。两个人服过药,一直休息到12点,精神慢慢恢复。
4个人就近吃了饭,乘车来到九合县,然后转车到了大岭乡。去君水村的路上,曾有田夫妇时不时驻足眺望在半山腰采茶的村民。
李光海走慢一些,凑到蔡晓彤耳边小声说:“晓彤,你路上没怎么讲话。”
“我本来想在汽车上介绍风土人情的,但他们还有一点晕,需要安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接待安排,学到了吧?”蔡晓彤得意地笑笑。
“有道理,我这就去实践一下。”李光海走到曾有田夫妇旁边说,“两位似乎对高山采茶感兴趣。”
李心月点头:“是啊,我们就是干这一行的。”
“真的啊?那可是遇到行家了。君水村山高雾多、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种植。这里的茶叶很独特,你们闻到了吗?这兰花香味就是从村里茶叶作坊飘出来的。”
曾有田走到一块茶叶晾晒场前,拿起一枝茶叶,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说:“茶树分枝稠密,茶叶油绿,芽尖蛮奇特,由此看来咱们的老乡很会种茶。我听说大陆鼓励台商来投资建厂,不知道咱们县是否允许我们投资做茶?”
李光海开心地说:“那可太好啦,我们非常欢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如果曾先生有更先进的制茶技术,能带动县里茶叶高效生产,我们可是非常的欢迎。前面就是曾雨家,两位请。”
曾有田说:“好,我们先走走看看。”
扛着一个麻袋的曾雨正从山上走下来。看到李光海,他连忙笑着喊:“光海同志,欢迎欢迎!”
李光海介绍说:“曾大伯,这位就是曾有田先生,这位是他的太太李心月。他们特地从台湾回来认祖归宗嘞。”
李心月好奇地打量着两人说:“长得还挺像。”
“兄弟。”曾雨放下麻袋,腼腆地笑着向曾有田走近。
“堂哥,你好!”曾有田放下行李,抱了一下曾雨。
曾雨红着脸摆手示意:“快进屋,快进屋。”
蔡晓彤走到李光海面前偷偷地说:“学得不错。要是真拉到一笔投资,那老林可乐坏喽。”
李光海笑着回应:“那当然,我俩可是最佳搭档。”
蔡晓彤“哼”一声,一脸轻蔑地跨进曾雨家的土楼,又“啊”一声被门槛绊倒,撞在了曾有田的屁股上。
曾有田转身笑着拉起蔡晓彤:“小姑娘,你没事吧?”
李光海抿嘴笑着回应:“没事没事。她第一次进大户人家,没见过世面。”
蔡晓彤瞪一眼李光海,拍掉了手上的土。
憋着笑的曾雨说:“我们也不是大户,不过,咱这个村里倒是有一千多人都姓曾嘞。”
曾有田兴奋地眉毛上挑:“那可不得了!原来咱们家族人丁这么兴旺,好!”
三、斗茶
一行人走进土楼大厅。里面是一个祠堂,供着曾氏先祖。
曾雨从一个抽屉中拿出一本家谱,递给曾有田:“这是咱们的家谱。兄弟、弟妹,还有两个小同志,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泡茶。”
看曾雨不太爱讲话,李光海有意制造话题。他靠近翻看家谱的曾有田夫妇,兴奋地指着其中一行说:“这位曾老先生我认识,经常在九合镇曾氏家庙闲坐,说不定你们是从九合镇迁过来的嘞。”
李心月望向曾有田:“怪不得你爸以前常常提到九合镇。”
曾有田眼含热泪,向着祠堂牌位上香。蔡晓彤细心地将两个软垫放在曾有田和李心月面前。两人朝着牌位跪下。
“请坐,来来来,喝茶。其实几个堂兄弟一早就商量过要在昨天迎接你们的,结果台办林副主任打电话说你们遇上了台风。他们今天又等了一上午,扒完饭就都上山采茶去了。”
曾有田闻到茶香,凑近茶壶:“这个茶味道真的很独特。本来我和老婆给你们带了松柏岭茶,现在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蔡晓彤也开始制造话题:“没关系啊,以茶会友是人生一大乐事,咱们来个斗茶也是好的嘛。”
“那就听小姑娘的,两种茶各泡一壶,咱们分别品尝一下。”曾有田指着背包让李心月打开。
“先喝这个吧。”曾雨往几个茶杯里倒上茶水。
曾有田端起杯子细闻茶香,然后慢慢喝上一口:“茶色和口感都比咱们的茶浓得多,真是好茶,老婆,你尝尝。”
李心月闻一下,喝上一口,轻轻点头说:“还行。”
看李心月态度敷衍,李光海端起茶杯喝上一口,才知道曾雨家的茶是口粮茶,滋味比自己在张氏家庙喝的要差一截。
“那试试你们的茶叶吧?”蔡晓彤满怀期待地将空杯子放到茶盘上。
一包绿色茶叶被倒入壶中。经沸水冲过后,一阵清香随着蒸汽飘散,壶中茶叶渐渐舒展开来。曾有田将茶水倒入杯中,为几个人一一端上。李光海和蔡晓彤将手指并拢成拳,以扣指礼表示感谢。
端起茶杯细细品尝后,李光海首先说道:“虽然同样属于半发酵,但松柏岭发酵程度很低,很好喝,有一点像绿茶。”
曾雨随声附和:“好茶,这个茶非常不错。”
李心月面带微笑:“谢谢,你们很会品茶。这个也是乌龙茶,但我觉得用乌龙茶的另外一个名字称呼它才更贴切,青茶。”
一直没咂摸出滋味的蔡晓彤捶打着膝盖说:“那咱们投票吧?”
其余4个人都没有回应。
“赞成曾雨大伯的茶更好喝的请举手。”
见曾有田都举起了手,李光海不再犹豫,也举起手。
“两票。赞成台湾来的曾大伯带的茶更好喝的,请举手。”
曾雨和李心月一起举手。
“平局,哦,不对,我还没有投票,我举双手赞成平局!”蔡晓彤将双手高高举起,然后鼓掌。
众人轻松一笑。
李心月给蔡晓彤倒茶:“小姑娘,这次来大陆能见到你真是开心。”
曾有田连连点头:“是啊。小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性格还很活泼。希望你们有空时也到台湾走一走,到时候我们一定热情招待。都说两岸一家亲,这亲戚啊,要互相走动才能亲上加亲嘞。”
蔡晓彤举起茶杯:“那我们以茶代酒,干杯!”
李光海与蔡晓彤相视一笑。
四、茶香四溢
清晨,李光海和蔡晓彤吃过早点,坐在九合宾馆的客厅沙发上。
“都7点了,他们还没起。”蔡晓彤说着打了个喷嚏。
李光海掏出一包纸巾递给蔡晓彤:“明明是6点43分。”
蔡晓彤抽出一张:“四舍五入不就约等于7点?再不走飞机都到香港了。”
“四舍五入也是约等于6点40啊,我的同志。10点30分的飞机,8点前走都来得及。”
“切。要洗漱呢?要收拾东西呢?要吃早餐呢?屁事最多的就是这些城里人。”
蔡晓彤站起身伸着懒腰,正打哈欠时看到曾雨背着一个布包急匆匆地走来。她提到嗓子眼的哈欠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曾大伯!”
“两位小同志,你们在呢,有田他们还没走吧?”
“没有。我们带你一起去找他们。”李光海向蔡晓彤眨眼。
曾雨点头:“好,幸亏你们在,不然我还要一阵找。”
“走啊走啊。”终于等到机会的蔡晓彤跳起一步,抢先向2楼客房走去。
来到曾有田夫妇的房门口,蔡晓彤拍门:“曾大伯,另一个曾大伯来送你们啦!”
曾有田打开房门说:“哟,堂哥,两位小同志,你们可真早,我们正收拾行李。”
曾雨将布包提高一些,拘谨地说:“兄弟,你和弟妹要走,咱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这里面是我们准备的茶叶和一套茶具。茶叶是族里精心挑选的,请你们品尝。”
曾有田接过包裹:“真是谢谢你们啦。请坐,我们去楼下结账。”
李光海刚要坐下,忽然想起自己的那包纸巾还在宾馆客厅。他连忙走出门外,却听到走廊拐角处的李心月小声跟丈夫抱怨:“那个茶叶还带吗?太占地方,又不好喝。如果行李超过登机标准,可要多花不少冤枉钱呢。”
“人家的心意,别总是那么较真嘛。”
李光海犹豫一下,轻声走回客房。
“要不我们先把这些提下去,可以节约时间,中左市很容易堵车的。”蔡晓彤说着提起曾有田夫妇的行李。
“好,听你们的。我送他们到汽车站后就直接回去了,剩下的就麻烦你们啦。”曾雨笑着走出客房。
李光海抢过蔡晓彤手里的两个大包说:“您放心回,我和晓彤一定将他们安全送达机场。”
“那就谢谢光海同志啦。”
到达中左市国际机场大厅后,蔡晓彤一会儿去客服中心,一会儿盯着航班信息表,最后被稳重的李光海摁在了座椅上。4个人一直坐到11点30分,始终没有飞机起飞的消息。
李心月起身:“我去倒杯水,路上喝。”
曾有田拿出自己的黑色茶杯:“反正也是闲着,你那个杯子可以过滤茶叶,要不去泡一杯堂哥带的茶?”
没等李心月回答,曾有田打开布包,拿出了一小包茶叶。李心月一把抓过,倒一半进杯子,将另一半扔给曾有田,然后快步走向旁边的饮水机。
曾有田将撒掉的茶叶拢回包装袋,尴尬地对李光海笑笑:“我老婆比我小6岁,娶进门后被我给惯坏了,脾气不太好,哈哈。”
“啊!”
一声尖叫传来,李光海循声望去,闻到一阵淡淡的茶香。茶香独特,恰似兰香扑鼻,让李光海想起在张氏家庙品茶的场景。这时,登机广播在大厅响起。
李心月欢喜异常,激动地指着茶杯说:“老公,这茶肯定赚钱!”
曾有田笑着将另外半包茶叶递给李心月。
蔡晓彤跑过来说:“赶快送他们登机啊。”
李光海帮两人提着行李到了安检处。
一路上,李心月对曾有田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蔡晓彤不断地跳着向他们挥手告别,却得不到回应:“怎么回事?我们送他们到机场,他们居然连声感谢的话都没有。”
李光海说:“那你还这么积极。”
“对台无小事喽。”
“你还挥,人都没影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