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助于心理健康的五个习惯

        成长是一场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途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遇上风雨交加的时刻。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体验生活的多彩,这里介绍五种能够有效滋养心灵的习惯,让我们在关注和养成中共同成长。

        习惯1:善于求助——真正的人生智慧

        许多时候,我们可能误以为求助是软弱的表现,但是必要时的主动寻求帮助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最强的人并不是从不依靠别人,而是懂得在需要时借助外界力量化解困境的人。学习上遇到难题,可以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心情不好时,不妨和父母、好朋友说一说,或者去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聊一聊。请记住,身边有很多能给与我们力量和支持的“能量站”,把烦恼说出来,问题往往就朝着解决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习惯2:学会与情绪做朋友

        每一种情绪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信使,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传递某些需要被关注的信息。学会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是管理情绪的重要一步。你可以尝试把感受说出来,也可以通过写日记或绘画释放情绪,或者通过跑步、跳绳、打球等运动,让汗水带走不愉快。关键在于不乱发脾气,也不把情绪压抑在心里,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控制。

        习惯3:用行动打破焦虑的循环

        焦虑常常源于对未来的过度担忧,而行动是缓解这种情绪的有效途径。空想容易让问题显得更复杂,而实际行动,哪怕只是一小步的行动,也能逐步帮助我们找回感觉、找到信心。你可以把较大的任务拆解成小块,可以把每学期多记600个单词分解为每月120个,然后再拆解为每天4个;也可以告诉自己“先做起来”,只要朝着目标开始适当的行动并不断持续下去,你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完成小目标后,别忘了给自己一些鼓励。真正的自信正是在一次次的不断完成中逐渐建立的。

        习惯4:充分关注身体健康

        身体是心理的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规律作息;饮食方面要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饮料;每天保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同时合理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尤其在睡前要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照顾好身体,就像是给心理健康修建了一座最坚固的城堡。

        习惯5: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世界

        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通过积极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你可以试着在犯错时对自己说“没关系,下次我会做得更好”;每天睡前回想一天中三件值得感激的小事,哪怕只是细微的美好;产生“我什么都不行”的消极念头时,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学会用善良和鼓励的话语对待自己,就像对待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样。

        养成这样五个习惯,从身边和生活中获得支持和鼓励,减少生活、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和困扰。这样就会慢慢增强我们内心的力量感,优化我们对生活、学习的感知和体验,让我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去生活、学习和工作,体验人生的美好、成长与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