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广东方言—粤语

没有空,在忙正经事
不要淘气


这篇小文源起今天的一则笑话。

一位美女同事名叫卢露。一位广东籍的老同事“撸撸、撸撸”地叫着,我们好心地帮他纠正,他一本正经地说,“没错,我就是叫的卢露(撸撸)啊 ”,令我们大家爆笑了一回。

这个笑话,正是印证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还有一句话更形象,“鸡同鸭讲”,意思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说不到一块。

粤语,有人不喜欢,把它叫作“鸟语”。作为一个在北方出生、在广州生活的广东人,我却是很喜欢粤语的。

粤语,是广东3大语系之首(另外两种是客家话和潮汕话),又名广府话、白话、广州话。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粤西和粤北的部分地区,在广东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人。

粤语,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承载着古汉语的遗风,是岭南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在学术界,粤语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

粤语,语调极为丰富,包含完整的九声六调,即九种发声,六种声调。简单地理解,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种发声就是入声。相比普通话的四个声调,粤语的声调更丰富更具韵味。所谓悠悠粤韵,就是讲发音的美妙。这个种的美妙,在粤曲,特别是粤语歌里有着特别完美的展现。

粤语,还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在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的使用也极为广泛。

不过,我个人认为,最好听的粤语当属港式粤语,因为每句话,它的末尾声调更柔软更好听。虽然都是粤语,但是细微之处差别还不小,这就是为何当年香港电视剧那么火爆的原因,除了精彩的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功力之外,离不了有韵味的对白和好听的发音。

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港澳旅行团去丽江。一上车,云南的导游小姑娘一口地道的粤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短短几天,她全程用粤语介绍、讲故事,还说出了非常地道的港式粤语:“荡失路”(走迷了路)!这个词可是粤语中很少用,而香港却常用的呢。

我曾好奇地问她,为何能讲这么好的粤语。她说,国内不少旅行团为了争抢港澳游客,要求导游必须学会粤语。她跟着粤语语音教学突击了两周就上岗了,当时讲话走音跑调,令港澳游客捧腹大笑,不过,大家笑归笑,都会很热情地帮她校正发音,久而久之,竟然练出一口了带港味的粤语。

真正把粤语学到家,不仅要会听会讲,还要会看,因为粤语中的每个字都有相对应的文字。比如,“我锡佢啫”,意思是“我疼爱她(他)”;“佢伌我”,意思是“他骗我”;“但系我无佢咁打得”,意思是“但是我没他那么能打”。

由于有了粤语文字,在当年靠写信作为交流方式的年代,能读懂一封粤语信就算是真正学懂了粤语。比如本地人写信完全是粤语文字表达,信中写道,“唔该你帮我拎过黎先,我一阵就返嚟”,意思是“你先帮我拿过来,我过一会就回来”。

近些年,广东对推普工作特别重视,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了非常好的普通话训练,很多孩子都能讲出一口正字腔园的普通话,与老一辈人的广式普通话大相径庭。

不过,我认为,对孩子而言,先学好普通话后,再去学粤语,两种语言都会讲得很流利很标准,而且互不干扰;如果先学粤语再去学普通话,普通话容易受到粤语发音的影响,翘舌声不太容易咬得准。

还有好多话要写,留待下次吧。

早唞(晚安)。

注:唞,音tou,休息之意,即早点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