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许国石坊(3)

      牌坊建起来,还附了一段饶有兴味的传说,大意是许国老人家的学生承办此事,他不甚知之,后来动了小心机才变成皇上恩准。因太长,我不抄了,但效果是全国游人都知道了。许国老人家用现代话讲就是一个优秀的品牌运营商,你想明代多少权臣名相啊,只有他活脱脱青出于蓝,连明代王朝都没了,他这个牌坊却得到了后世国家政府的保护,无数后人的敬仰。

     所以说,建立这个石坊,并不仅仅要有荣华富贵,也不仅仅要有权利功德,还要有聪明才智,造化助人。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学而优则仕。这也是人们世世代代学习、经营,咬得菜根还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答案。

      但令人诧异的是,许国老人家还若有所失,于是这个石坊上又有了鹿鸣图案,借《诗经.鹿鸣》来暗示品格高尚脱俗,既是达官贵人,更是儒雅生活的典范。被石坊这样一绕,我都自卑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现在的歙县,在八脚牌楼前,每个适合的天气里,都有漂亮女子身着旗袍来拍写真,冬季里也如此,只是披上一件棉服,旗袍上也赫然绣着“瑞鹤祥云”、“凤穿牡丹”“麟戏彩球”等图案,有的旗袍是织绵缎的,有的绣片是缂丝的,有的甚至就是云绵旗袍,和许国石坊上的图案相似,也让人想起当年许大人的官服。我心生羡慕,多次灰头土脸穿越镜头,想成为各路美女的背景和陪衬,让她们和古徽州更美丽,更出神入化。可惜摄影师不这样想,每当看到我过来,他们就停下来,把相机镜头扬向天空,露出绅士一样的表情,发出轻声一叹,等我过去。

       是的,到歙县,或者是寻访古徽州文化的每个人,我相信都会在八脚牌坊前留下一张影像,每一个人站在牌坊前都笑得灿烂,把千鈞厚重的历史变成七彩流光一闪而过,或是轻轻的嗒地一声手机触屏。

       这有点像许国老人家的人生,千人千样的记录,有的说他以前也是一位潜心教学,名满徽州的贤士,36岁那年,天生丽质自难弃,一朝考在君王侧——中了进士,从此人生开挂,历官嘉靖、隆庆、万历,号称三朝元老。明万历十二年,又因许国在云南平叛中“决策有功”,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可以说,许国牌坊既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许国大人临危受命、保家卫国的军功章。那年,他老人家58岁。

       也有别的版本,说他其实家境拮据,但少有大志,怎奈多次应试屡屡不中,许母为了鼓励孩子,效仿岳飞的老妈,虽然没有刺字,但也变卖了首饰,支持他继续读书应考,终于在第七次金榜题名,成为当代励志范本:为母则刚,天道酬勤。

      这个版本也同样让人信服,自古纨绔少伟男,一个人奋斗的动机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对贫穷的恐惧,当然也可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一个名胜的存在,如果只为了继承遗志,让我们继续坦然接受劳碌,恐怖,贫困,那就是沉重人生。就不如像牌坊现在这样,方便流连,欢声笑语。

      大家就是出来玩的,度假又不是进修,名胜古迹为啥要承担教化功能,表现伟大意义?再往细想,奋斗又有啥意义?成功又有啥意义?寻求意义的本身就是最没意义的事情。钱多事少离家近,有闲得趣身体好,就是当下普通人最大的生活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