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遍地牌坊,虽然多,但还是被喻为三宝之一,可以说,牌坊,徽州多而天下少。如果把古徽州看做是一个硕大的菜盘子,那牌坊就是每一道菜里的盐,必不可少,有古村落甚至有井水有街衢,就是有人烟的地方必有牌坊。
当然用现在的话讲,虽然同是羽绒服,但款式,版型,花色,车缝,包装甚至运输还是略有差别的,多种多样的牌坊中,旌表功勋,登科及第,德政天下或忠孝节义是主要内容,目的只有一个,广而告之一族一乡一地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嘉言懿行,但这说起来到底还只是系统先进,而府衙旁这个许国石坊却是合而为一,这是一个成功官员的履历表,男版贞节牌坊,因为天下无双,所以大胆突破了牌坊四脚的旧制,建成八脚合围,面向四方,自成格局,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名单。
当然,更专业的知识也都有记载,许国老人家的丰功伟绩也化成石制的梁枋、斗拱等来表现,这些大型石料都是坚硬的茶石,每一块都有四五吨重。石头上用雄鹰麟凤、喜鹊仙鹤来含蓄表达对牌坊主人的各种赞美。可以说,除了龙以外,错,连龙也有的。锦鲤异兽吉庆鸟,琪花瑶草连理枝,天上人间古往今来的祥瑞之物在牌坊上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我来歙县六载,最近的一个住处离石坊直线距离不过两百米,差不多天天经过,作为一个闲人竟然没盘点完。
图文并茂是终极目标,威风八面的文字,可不仅仅是大学士三个字,我全抄下来: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许国。用现在汉语语法来解析,就许国两个字是名词,其他的都是定语。还不够,先学后臣了,上台元老了,也由书法大家写上去。这气势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陶行知先生也只获得人民教育家的称号,再重视一下,也不过是中国人民教育家。跟许国许大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料定陶行知先生见了许国石坊都要退避三舍绕路而行呢,即使后来有了陶行知纪念馆,也是在八脚牌坊的睨视之下。
试想,如果没有这个牌坊,许国老人家早已淡出历史舞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石坊,我们得以站在那些栩栩如生的图案面前,感到他顽强的生命恰似一道霞光,照亮古徽州的天空。有凭有据。